今天这篇文,写给热爱教育、深爱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们。
01 “我们比孩子更难”
有位家长朋友给我留言:
“孩子上了四年级,越来越没法沟通,磨蹭开小差,甚至还在书桌底下偷看漫画,没收了他的漫画书,他就大发脾气,非得讨回去,弄得全家鸡飞狗跳。
不还呢,他不依不饶;还给他呢,就是向他服软,以后还怎么管教?
都说孩子难,我觉得我才是最难的。”
无独有偶。
最近,有位老师朋友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
作为优秀的师范院校高材生,她的形象好、素质高,一毕业就顺利进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任教,并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委以班主任的重任。她确实很勤奋,很有责任感,但是几个月下来,却接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投诉,还不止一起。
问起原因,她满腹委屈和苦恼:
“初中的孩子,叛逆得很,课堂上小动作不断,稍一阻止,孩子就反抗,还喊来家长示威、投诉,根本无法沟通。”
一位是深爱孩子的母亲,一位是充满使命感的老师,她们为什么会陷入和孩子“难以沟通”的困境?
02 没有存款,如何透支?
我想问她们的第一个问题是:
在你和孩子发生具体的“冲突”之前,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孩子是否信任你,会把心里话告诉你?
孩子是否尊重你,会听取你合理的建议?
孩子是否喜欢你,会主动找机会和你在一起?
我们常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共同点就在于“关系”二字。
大家都爱孩子,为什么有些关系融洽,有些关系却紧张?
究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于“关系维护”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
有个笑话这么说:
有关系就什么都没关系,没关系就什么都有关系。
绝大部分的沟通不畅,都是因为关系的基础没有打牢。
“情感银行”的概念,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你在孩子的情感银行里,通过理解、支持、包容来“存钱”,将来产生冲突、矛盾时,才“有钱可取”。
那为什么很多父母和老师,知道这个道理,却依然没有“存钱”的习惯,以致于不断“透支”?
一种可能性,是被“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头衔所影响。
不少父母和老师,依然信奉“师长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才有话语权”。这在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下,是可能的,但在今天,即便我们熟读《论语》,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权威,而是让他们能信任和喜爱的长辈。
问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位老师?基本可以判断出,他在哪个科目上最为努力。
问问孩子,你最喜欢家里的谁?也基本能够知道,他最听谁的话。
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力,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和权威裹挟下的暂时屈服,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一种可能性,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童年。
如果我们自己就一直是好孩子、好学生,如果我们一路按照父母的规划,循序渐进而且顺风顺水地前进,我们当然会认为:听从长辈的建议,是非常合理,并且正确的。
因此,对于顺从、听话的孩子,我们很容易和他们相处,就像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相处模式一样。
而当我们遇上有个性的“问题”孩子、叛逆期的“问题”学生,我们以往的经验就会全部失灵。因为我们自己不曾调皮捣蛋,不曾扰乱课堂秩序,不曾旷课,甚至我们整个成长过程中,也不曾和这样的孩子做过朋友。
那么今天,我们又怎么懂得如何和他们做朋友呢?
关于这一点,我的建议是:
第一、 要清楚地认识到:我的成长经历,和孩子的经历完全不同,但只是不同,没有对错。
所以,摆正心态,放轻松,我们并不是敌对关系。
只有你放松了,孩子才能放松。
第二、 告诉自己:让我从今天开始,试着和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做做朋友。
很多时候,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体验。
我们小时候,没有体验过和“问题孩子”做朋友的经历,那么现在,给一个机会来体验,不是很有趣,很有挑战性吗?
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有他“出问题”的原因,而每个“问题”,也一定有硬币的另一面,尝试去发现它。你会发现,有些“小恶魔”只是出界了的“天使”。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当你在心态上做出一点点调整,当你的眼神中有一丝了解他的愿望,孩子的雷达就能马上接收到讯号。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得到孩子爱的反馈;我也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会渴望在多年后,仍有自己当年的学生,满怀感恩,像朋友一样相聚、畅谈。
想要得到这一切,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年幼的孩子“突然懂事”,而应该由我们,先调整心态,跨出沟通的第一步。
0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有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拥有了“存款”,在面对问题时,双方才能有沟通的基础。
当然,很多人做到这一步之后,会发现,关系好,并不能直接解决一切问题。
孩子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和孩子斗智斗勇,照样是家常便饭。
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的教育知识,掌握具体的技巧。
比如,当孩子偷看漫画时,可以用《游戏力》中的幽默来化解,或是引导他:
“你是喜欢这个故事还是图画?我们完成作业以后,也可以继续看这本书,帮它写出或者画出下一集。”
把看似不好的习惯,转移到我们希望培养的积极兴趣(写作或绘画)上;
当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不要直接和他对立。
因为,一对一的对抗,会让全班同学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和“学生”最后谁“获胜”的表演上,这时,学生即便心里知错,无论出于情感还是面子,都不可能承认,只能倔强地抵挡,而老师,为了树立榜样,更不可能退让,僵持不下的局面,怎么可能打破呢?
这时,只要换个说法,把一句
“老师在等你坐好,才开始上课”
改成
“全班同学在等某位同学坐好,才能听清老师的课。”
就轻松地把“全班同学”划分到讲规则、守纪律的阵营。
此时,受到群体压力的学生,更容易主动做出改变,因为他会相信“我是为了全班同学,才这么做”。
那么,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犯错,“屡教不改”、看似“刀枪不入”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具体教育技巧之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抓住教育的核心。
——我们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我的老师告诉我,关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三句话是:
你是怎么想的?
你打算怎么做?
你需要我做什么?
遇到任何事,都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这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从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出发,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第二个问题,是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学会预判每一次行动带来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是让孩子学会借力,同时也明白:父母或老师,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而自己,才是自己行动的最终负责人。
通过从小问、反复问、遇到事情就问,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
积极进取的、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懂得为自己负责的孩子。
如果孩子具备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又怎么可能成为调皮捣蛋的“问题孩子”呢?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抓住核心。
疲于奔命不应该是教育的常态,我们应该观念先行,紧抓核心,再辅助以具体灵活的技巧。
教育孩子就像呵护一棵小苗,给他坚实的土壤,引导他扎下自己的根,破土长出自己的枝丫,直立向上生长,又何愁他不能经历风雨呢?
文|HR妈妈安心妈妈
专注潜能开发,让孩子做既快乐又成功的自己。
每日一位公益咨询,欢迎关注。
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