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怪兽”IPO 了。
充电三宝的其余两家“街电”、“来电”也在蠢蠢欲动。
原本市场认为在“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风口上,共享经济就是那头雷布斯口中的“猪”。泡沫挤掉势必会销声匿迹,因为共享经济一直被认为是概念炒作,是圈钱故事,就是那个应该被挤掉的泡泡。
对比在风口浪尖的联合办公 Wework,再看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不得不说中国是片神奇的土地。唯一不会有错的解释:共享经济能带来社会价值,提升社会资源分配的效率。
可是为啥是只在中国活出了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呢?
那就得扒开来看台后的那些大佬是谁了?就拿共享单车举例,青桔背后是滴滴程伟,摩拜(美团)背后是美团王兴,哈啰背后是蚂蚁马云。这些大佬都在想啥呢?说白了就是抢地盘,用互联网的话术就是建立流量入口,为自己的产品矩阵输血。
回到平头百姓的视角:大佬们打归打,回头红包别忘了发啊。
什么“王兴与程伟从知音变对手”、“马云与王兴反目成仇”,这些瓜没有娱乐圈简单、直接,反而显得晦涩又缺乏故事性。人民群众对商人的期待还是少割自己的韭菜。
回到出行场景,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嵌入了共享单车。
包月 or 按次
共享单车最主要的场景是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点。意味着那些离地铁不远,可就是走走得花上20到30分钟(1-3公里)的通勤人群。
拿老J 举例,为了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锻炼身体,选择了共享单车通勤。(其实是地铁房差个首付、差个贷款、差个契税就能搞定了,付了停车费午饭还是能吃得上一个茶叶蛋的)
一个月 20.75 个工作日,抛去出门晚没车骑,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下雨天,每日上下班两次,大致在30次使用频次;一般单次晃晃悠悠两个计费区段能靠上(25分钟骑行时间)价格在 2.5元。想必你也猜到了,老J 没有选择美团(摩拜),主要有几天考虑:
哈喽单车多
。。。(思考中)
其实,就一条“车多”。想骑的时候就能找到,便利性是第一位的。两块五的买卖说做就做。计算下来,按次 75 元,必须无脑选择25元月卡,整整差了三倍。
详细看下三家的价格策略
计价规则方面,除了哈啰,另外两家在“骑行”首页均能显眼找到。而哈啰的产品经理可能认为用户都是价格不敏感的用户(放着太碍眼)。老J 不想找了翻遍APP 楞没找到,印象中在扫码成功后,会有小字提示(上班赶时间呢,为了几块钱扣顿饭钱划不来。。。)
月卡给到连续续费合约的用户,各家有不同程度优惠,最低为青桔 5 元(抢占市场阶段),次月恢复原价。
价格背后的营收
在营收方面,以哈啰为例,月活 750万(2018年),换算成月卡,每月稳定1.87亿,一年营收 22 亿。
而单车的成本主要有四块构成:
单车制造成本
运营成本(调度、维修)
营销、运营、技术平台成本
占用城市资源成本
通过一系列资料查阅、缜密计算(不知哪看到的,觉得有道理)得到每辆车 500 / 辆*年,总成本约为 37亿,利润为 -15 亿。
看来共享单车是赔本买卖,意在保持各家APP的活跃度和用户粘度。而背后的“利润品”就是那些经常消息推送的优惠券的顺风车、火车票、商旅酒店等。而升维到更宏观的布局上,无论是橙心优选打社区团购、美团打车试水出行、哈啰顺风车拓展出行类目,各个起家业务虽然不同,但指向极其相似,这些互联网大佬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牢牢黏住我们的“衣、食、住、行”。
总结
单次骑行选美团,通勤月卡请随意。
共享单车不挣钱,作为各家出行APP的引流产品,保持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度。
互联网大佬们做了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类生活场景,即生活基础设施。如同水电煤不可或缺且需求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