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图案发展历程的典型装饰纹样,是千百年来人们最喜爱的装饰纹样之一。
云纹,乃是以自然界中云朵、云气为原型,经过精心加工与演变而得的独特纹样。《周礼》中曾载述:“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如同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敬,云亦在古人的崇拜与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能够预示凶吉的重要象征。
云纹就像云所代表的神韵一样虚无缥缈,或许是古人在劳作时一窥天空中得到的灵感,也或许是古人无意中描绘的抽象图案,它的产生既不偶然,也不复杂神秘。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便将那些难以捉摸的形态,巧妙地转化为装饰纹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诸如雨、雷、水等文字便是较早的例证,而云纹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不例外。
例如甲骨文中的“云”字,其构造由两部分精妙组合而成。其中,上部的“二”象征着天空,而下部的形状则酷似旋卷的气流,形象地描绘了旋卷的气流在天空中自由飘移的景致。
“云纹”在装饰中的造型特点是云朵后面拖出一条飘逸的云尾,以勾、卷为主要技法勾勒出多变的弧状曲线,与甲骨文中的“云”字一般,充分展现了人们对曲折、空灵、回转、停顿等审美特性的追求。
驱邪避凶、迎吉纳祥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观念,会广泛渗透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对纹样不仅追求其造型、结构、色彩要符合视觉上形式美的法则,还要能够说得出个“所以然”达到“纹必有意,意必吉祥”。
云,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具有升腾、兴起之态势,常被视为祥瑞之兆。因此,人们将其引申为祥瑞、兴旺、发达的象征,并称之为“祥云”。在古代词汇中,诸如云蒸霞蔚、青云直上、壮志凌云等成语,均体现了云纹所蕴含的吉祥寓意。
千百年来,云纹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种类繁多且形态灵活多变。有的是一枝独秀、对等匀称的云朵,有的是曲直交错,恣意挥洒的流云。其整体的装饰形态呈现出平曲交融、静中有动,具有一种空灵通透、飘逸隽秀的装饰特征。这一装饰特征的形成,主要源于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自然的不同认识及艺术审美的影响。
云纹的装饰形态大致有以下几种:卷云纹、云雷纹,云气纹、朵云纹、如意云纹等。
商周青铜器上广泛使用看似密不透风的云雷纹,圆形的部分代表云纹,方形的部分代表雷纹。
卷云纹,是由卷曲线条组成对称的图案,相比云雷纹线条更为舒缓、流畅。
飞旋而飘逸的云气纹,是中国民间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
流云纹的云头、云尾为一体或单独分开,整体更清秀纤细,所表现的是云的散漫虚无、捉摸不定。
朵云纹,造型结构主要是由内敛的勾卷形的“云头”和飘逸的“云尾”简化后构成,将云朵的饱满丰润、富有弹力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
使用多重云纹叠加的手法来丰富层次,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其形态排列更为整齐华丽。
云纹起源于远古时期,于商周之际初步发展,历经唐宋逐渐迈向成熟阶段,并在明清时期达到其鼎盛。这一发展脉络与整个吉祥纹样的发展历程是基本同步的。从最初的抽象几何形态,逐步演进为拟似的清晰形象;从简洁的单体形式,逐步演变为复杂的组合图案;从风格多变的无定形态,逐步定型为具有程式化的表现。数千年来,云纹形态历经不息的演变,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我们坚信,在这片广袤无垠、绚烂多姿的纹样天穹之中,那朵别具一格的“云”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纹藏正致力于构建云纹样数据库,以助这朵吉祥之云能在神州大地上绵延不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