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书思维导图在最下方。
不知道你是因为推销员的关系买过,不想要、用不上或超出物品市场价的东西,我就因为被安上孝顺父母的“标签”,买过个按摩器,这东西淘宝价格只有其1/3。推销员的心理战术让人猝不及防,除非开始就不加理会,否则很容易上套。偶尔买个用不上的东西还是小事,如果被善于心计的人利用了,那可能就会有巨大的损失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影响力》。这本书主要通过六个心理学原理和一些实际应用,帮你打破“固定行为模式”,并教会你使用策略说服他人。
在书中作者说,其实开始他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总是容易被小贩、筹款人、这样那样的运营商当成好捏的柿子,所以才开始了对“顺从性”的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作者发现尽管顺从执业者使用上千种不同的策略让人顺从,可绝大部分的策略都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本书正是围绕这“六大原则”展开,这“六大原则”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下面我就复述下书中主要内容。
1)第一个要说的是“互惠原理”,就是“礼尚往来”。简单地说就是,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不给个回礼就不舒服,所以大概率都会回报对方。这是一种“亏欠机制”,它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哪个地方,都逃不开这种机制的控制,它似乎潜埋在人类的基因深处。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曾认为:正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我们才变成了人。
书中还有个案例,说的是在1985年,饿殍遍地、贫困潦倒的埃塞俄比亚居然向相对富裕的墨西哥捐赠了5000美元的救灾款。这让作者感到惊讶,之后才了解,原来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墨西哥曾向后者提供了援助。作者感叹,巨大的文化差异、千山万水的阻隔、严重的饥荒、几十年的岁月、眼前的私利……这么多的不利因素,都没能阻止埃塞俄比亚人报恩的需求——偿还人情债的义务感战胜了一切。可见其影响多么强大。
应用:
1.以小换大法:在有求于人时,先给予对方一个小恩惠。
2.拒绝-后撤法:怕别人拒绝时,先找个更大的请求,再佯装放弃,放出原来的请求。
破解:
1.认清敌友,如果是朋友、亲人或值得结交的人,互恩互惠没有什么问题。
2.识别诡计,对真正的恩惠和诡计要有识别能力,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谈了上面的应用和对策,我还有些感触。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要太关注我们能得到什么,其实只要我们能帮助到他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我们想要的或许会自然而然地到来的。
2)第二个是“承诺和一致”。这里我们可以再看下,我开头自己的例子。我就是被安上了“孝顺”的标签,而不得不保持这种一致性的印象,如果不买就对于“不孝顺”。有点像“道德绑架”但有所不同,因为这种标签并非只是在道德上的。可以换个场景,卖点别的东西。比如夸你爱学习,卖你个好用的文具;又或者夸你自律,卖你个健身套餐什么的。这些都是利用人的“形象一致性”,这是因为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导致的。
应用:
1.登门槛效应,和前面说的“拒绝-后撤法”有点相反,主要适用于长期的索取,开始的时候经常邀求些小的帮忙,时间久了,他人就更愿意帮你个更大的忙。
2.抛低球,先给个甜头,诱导他人上套,再巧妙地毁约。
破解:放弃“死脑筋”的保持一致。我们必须警惕不假思索自动保持一致的反应,因为有些耍花招的人正想利用它谋利呢!
第三个是“社会认同”。我们在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最后可能觉得别人是正确的,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
举个例子,这是个为众人熟悉的社会实验:有个人在商业区,抬头看天,虽然什么都没有,但过一会……想必大家都知道结果了,许多人也跟着一起看天了。
还有个例子,有些喜剧节目经常会通过后期插入的笑声,这会让本来不太好笑的节目也能引人发笑。
这些都表明了人的这种“社会认同”或者说“从众心理”。
现象:
1.“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时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2.“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是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就会倾向于模仿。
破解:
需要紧急求助且周围人很多的时候,最好指定施救者。还有不要盲目从众,时常开启“手动模式”独立思考。
第四个是“喜好”。
应用:
1.伪装相似性,比如相同的爱好、家乡、相同的经历,还可以只是简单模仿对方的动作。
2.恭维他人,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无论真假,当然有点真实性的更好。
破解:
警惕对方的夸赞,有意识地关注真正的好处上。
第五个是“权威”。
应用:
伪装权威,可以假装是权威,除了形象,还可以在说话中添加大量的“专业术语”,让人听着雨里雾里的。
破解:
独立思考,警惕权威,要知道即使是真的权威,也未必全是对的。
最后应该是“稀缺”。
应用:
增加“产品”稀缺性,可以从数量上说,独家发布,数量有限;时间上说,最后期限。或者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有什么后果,从而给他人施加焦虑和恐慌。
破解:
实事求是,切勿冲动消费,给自己时间。其实99.9%的稀缺都是虚假的。而且稀缺不等于必然需要。
最后“固定行为模式”不是短期形成的,想要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冷静,长期的坚持。还有说服他人的方法没有好坏,完全看什么人用了。只要保有一颗向善的心,我想就一定不会做出格的事情。
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