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初中以来,断断续续阅读了《红楼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崭新的内容发现,都会有更深一层的感受。事实上,喜读红楼梦的读者,无不为作者笔下那具有强烈生活色彩的情节所吸引。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都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典型事例。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将最终被吸引到红楼梦的迷人世界里。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它以史诗般的磅礴气势向我们展示了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完整而又精确的时代画卷;它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囊括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它以超越时代的永恒的思想力量激励着人们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它以深入持久、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正象世界上所有的伟大艺术作品一样,红楼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因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总会受到热烈的欢迎,《红楼梦》成书不久,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开始流传,可谓不胫而走,刊刻以后更是广为传播。关于红楼梦的深入人心,清代笔记里有几则记载,可做说明。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典型人物。红楼梦当然不是作者的自转,贾宝玉也不是作者本人。但是,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是有原形的。贾宝玉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倾向的青年,他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显然,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些思想观念。那么,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在其一出场就以世俗人嘲笑的目光写道:“潦倒不通业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他的形象,在常人眼里是彻底的失败者。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似傻如狂”的失败者身上,闪耀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光芒。这又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平等思想上。
贾宝玉的平等思想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女性的尊重即男女平等的思想上。他有句著名的话,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还认为:“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只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一个两千多年来以男性为尊,由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这些话不啻石破天惊。
《红楼梦》中,贾府各色人等繁杂,美女俊男也很多,自然不缺少爱情。贾府的爱情形形色色,有轰轰烈烈的,有死去活来的,有偷偷摸摸的,有光明正大的,有父母包办的,有自由恋爱的,很有一番景色,让人的确很开眼界。
贾府的爱情,最重要、最扣人心弦的当数宝玉与黛玉了。黛玉因家庭变故,被送到贾府寄住,从此开始了与宝玉轰轰烈烈的爱情。黛玉是温柔多情的,很天真,很专一,很细腻,也很脆弱,对感情要求很高。两人刚认识,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以后整天腻歪在一起,一块儿谈论琴棋书画,倒也自在,感情也日渐深厚。宝玉父亲老是认为他疯癫成不了气候,经常收拾他,骂他不务正业。宝玉也乐得与贾府众美女疯癫,过的很快乐。黛玉常吃其他美女的醋,身体也不好,见不得宝玉与其他美女来往,恰恰宝玉不太注意,最后导致黛玉身体日渐恶化,竟然离开了人世。其实,宝玉是爱着黛玉的。但宝玉父亲没有将黛玉视为儿媳的打算,反而让薛宝钗最终于宝玉定了终身,这更加速了黛玉的离世,黛玉受不了感情的打击和折磨,最后香消玉损,很是可惜。
爱人离去了,爱情消亡了,聪明美丽的女孩们一个个被迫离开了,曾经热闹的大观园冷清下来。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一人而已。承受他生命的两个支点倒塌了,人生不再有意义。大观园不再值得留恋。于是贾宝玉“悬崖撒手”,遁入空门,实现了他对林黛玉的诺言,也始终坚持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