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 Seligman)以狗为对象做过一项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塞利格曼用人当受试者,结果同样地,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人在经历了此类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在学校里有一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孩子,他们身上就有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结果,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就会最终放弃努力,陷入绝望。
走向社会后,如果一个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我们是不是 “真的不行”?其实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自设樊篱,把失败归结为不可改变、不可控制,从而自我放弃。 塞利格曼把无助感产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2.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也就是说 :“结果不可控”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无助感。
4.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孩子天生是好奇的,好尝试的。但孩子的尝试由于是“第一次”,所以常常有成人所认为的错误。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被呵斥,如果孩子的每一次触摸都被阻止,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探究都被打击,那孩子就像被电击的笼中小狗一样,久而久之,便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再尝试。他慢慢地终于变成你眼中的“好孩子”,不再乱碰,不再乱摸,但 “自卑”的种子却可能深深根植于心中,不能散去。
当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却一次次考不及格,久而久之,他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于是不再静心安坐,不再认真听讲,不再细心完成作业,终于成了我们最害怕的样子。获得“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对失败的恐惧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所以不能给自己确立合适的目标,学习时不再用心,不再努力,更不指望自己会成功。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消极评价,从而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并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
“习得性无助”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孩子刚踏进校门时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热情的,他们对知识、对学习都充满兴趣,对一切活动都想去尝试。但当孩子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时,便开始慢慢有了焦虑感,甚至对于进一步的学习有恐惧感。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获得成功的能力,更不愿意再付出努力。
不管是小孩子、学生,还是成人,都需要认可,而不是否定。如果只有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嘲讽,那只能成为“习得性无助”的奴隶,变得不再相信自己,不再付出努力,不再追求成功。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多多承认、多多肯定、多多鼓励,而不是否定、阻止、批评。
习得性无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放弃吧,努力也不会改变结果。” “有什么可尝试的,反正那个机会也肯定不会属于我。” “无论我做什么,我爸爸妈妈都...
- 当老师的这几年中,带过几个班,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总会有这样的孩子:成绩不好,各种淘气惹祸,也不学习,做任何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