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当今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出合格的孩子。” 什么是合格?现在最流行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孩子。
在以前,我会举双手赞成这句话。作为一个被赛先生深深洗礼的妈妈,我从孕前就按照所谓科学育儿的方法亦步亦趋,书架上堆的不是通俗读本而是教科书,甚至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好好研究了一番妇产科学,以至于最后在医院的时候跟医生聊得很欢。
不可否认,最初科学育儿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知识能让你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个大致的预判,我从来不会被某个检查或者某些小现象扰乱了心神。尤其是在一些基础的生理发育方面,我顺利地调整了孩子的作息规律,顺利地添加了辅食,顺利地断了奶,有时候我会对外婆说:养个娃好像也没有那么麻烦嘛。当然,这里要特别鸣谢panda小朋友,他就是一个处在正态分布中间的孩子,发育的规律几乎和教科书的节奏完美吻合。
我也会零星地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从不干扰他用嘴探索,比如和他一起咿咿呀呀,比如看他很小就能用三根手指抓小球的时候也会欢欣鼓舞。但总体来说我的理念是只要吃饭习惯、睡眠规律调整得好,第一年就是成功的。然而我的这种顺利感从娃1岁开始逐渐被焦虑替代,有趣的是这恰恰是我正式接触儿童心理学的开端。
在娃一岁的末尾,我觉得生理的基础打得不错,应该关注心理发展了。按照我的习惯,一旦决定关注某个领域就不会满足于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于是我决定系统化地学习儿童心理学。然而,学习心理学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去!我居然做了那么多错事。第一年是多么重要的一年,我居然只盯着吃饭睡觉啊!感知觉的训练从出生就可以开始了啊!翻身的时候我居然帮他翻,影响他本体觉啊!一边学一边恨不得把娃塞回去重新生一遍。
之后,焦虑就开始慢慢出现,因为每个老师都会强调:发展就是个不断往前的单程票,错过这村就没这店,影响一辈子啊!在深深检讨了第一年犯的错误之后,我开始变得谨小慎微,生怕那点做错了就会影响娃一辈子,然而每天我都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或者都能从娃身上看出点毛病,然后反推是不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这种焦虑在碰到和老人的育儿冲突时显得尤为明显,当老人的某个做法能明显发现“不科学”,而又碍于关系不得不忍耐自己不太过干预的时候,我就会脑补出:“完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没法改变了。”
然后,别人放在朋友圈里的经过印象管理的育儿经验也会成为一个刺激物。哇,这个妈妈每天绘本读得好赞!那边的妈妈想了好多蒙氏游戏,太牛逼了!还有旁边的妈妈都带娃出国n趟了,我家娃最远还只到过北仑。。。。。。我有一个全是高知妈妈的科学育儿群,里面能人一大堆,每天都被刺激得不要不要的,最后都会延伸出:我都做不到啊,真是个后妈啊,娃以后只能回家卖红薯了啊!
很熟悉,有没有?
相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便是那个牛人妈妈群,每天也充斥着各种焦虑和吐槽。张誉含学伴写过焦虑就是能力和期望不能匹配,如果拿科学育儿作为期望,就像老师上课搬出来的名人名言: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科学是个多么大的坑,穷极一生恐怕也是跳不出来的。如果科学变成了放大镜,让我们总因为不足而焦虑,6个月以上就可以掏钱做心理咨询了= =|||
而现在很多的所谓科学育儿,事实上都在把妈妈们往神经症上逼。比如网上的育儿知识,所用的句式通常都是“如果不”,仔细一想这句式是不是很熟悉?今天我家队友就对娃说:“如果不做乖宝宝收拾玩具,就没有小饼干吃。”这些告诫我们科学育儿不能用威胁的文章,用的却恰恰是威胁的方法。他们从生活中的某个小事出发,得出一个严重的结论,暗中给你派发一个“不合格”的标签,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说,这是典型的流量型文章,目的是撩拨情绪而不是传递知识。撩拨时间久了,撩拨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广义的催眠,让人接受了“不合格”这个标签。
所谓标签就是个思维定式,是一种刻板印象,是你处理信息的一个主动图式,一旦形成就会进入后台运行模式,形成“细节--不符合(错误)--严重后果--不合格”的思维路径。然而育儿真的这么绝对吗?娃就真像个产品一样一个地方接错了就不合格了?心理学说到最后不就是“不一定”这三个字吗?科学的结论本来就是个概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才是必然啊!用合格与否来衡量自己,就好像用好坏来区分人,这么低的层次娃再长大一点都可以鄙视我们了好不好!
标签未必不好,但如果它让你焦虑了,就该想想是不是该换个程序,换个图式了。
有三件事促成了我的图式转换。第一件是我在学儿童心理学半年后听了雷秀雅老师的一节课,她说其实家长只要抓住大方向就好了,比如0-3岁主要是关系,3-6岁主要是创造条件开发多元智能,我突然觉得不能让自己陷在细枝末节里,而是应该跳出来看大局。第二件事就是来人和学习,本来抱着考证目的却意外在这里打开了一扇窗,一扇由伟子老师打开的关于弹性思维的窗(笔芯~~)。第三件事是来自于最近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曾经我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学习,用科学为孩子规划一条康庄大道,事实证明娃总是不如所愿,有道路就会因为偏离道路而焦虑,这种消极情绪恰恰固化了我乃至孩子的思维,让我们失去了欣欣向荣的力量。
如果要问我现在是个什么育儿观念,我觉得育儿就像完成一幅艺术作品。借用刘溜糖学伴的话,艺术的美在于整体性,每个细节都完美也未必是件好作品,所有的不足融合在一起或许会成为独特的和谐,就好像前两天刷屏的周志文教授的“笨女儿”,弹奏细节的错误并不能掩盖琴声中的“大将之风”。
从纠结到放下,其实我还在路上。所以,我录了给panda小朋友的一封信,既是对这段时间思考的一个总结,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方式,没有唯一的标准可以衡量。于我,就是以积极的基调,不从不足去渴望,而用美好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