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春节档电影纷纷定档之后,我就已经做好准备,如果只能选择一部电影看,那肯定是徐克出品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了。小时候,家里有一本三联出版社的《射雕英雄传》第二卷,成为我儿时不离不弃的厕所必读,腿都蹲麻了还不肯出来的那种。虽然只是整部小说的第二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依旧看的津津有味。后来在大伯家里找到了其余几卷,捧起来从日落看到日出,困意全无。等上高中之后,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部都看完了,甚至没有收录进三联出版社的《越女剑》也找来看完。高二的时候看北大教授严家炎的《金庸小说论稿》,对侠之大者金庸先生有了进一步认知,就更爱了。可以说,我算一名金庸先生的铁粉,作为铁粉,对徐老怪的这部电影,真是一言难尽了。
分三部分来聊聊这部电影——剧情、角色、精神。
一部四卷本的小说,101万字,浓缩成一部电影,其改编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我肯定也不会指望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展现全貌,对于徐老怪的改编能力我也是相信的,从最早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到后来的《东方不败》、《青蛇》,都是可以在香港影史留名的佳作,当然我的期望值也不敢报的太高,即便珠玉在前又降低了期望值,全片的剧情设计依旧扑街扑的一塌糊涂。电影开场17分钟,全部用来描述故事背景,我理解是为了全片做铺垫,但是铺垫的东一榔头西一棒追,对于“射雕迷”来说,尚且都很难把完整的故事链条串联起来(因为既有忠实原著的部分,也有自己改编的情节),更何况对射雕故事脉络不了解的年轻观众。刚想吐槽,燃爆我满腔热血的片头来了!当83版射雕英雄传的配乐响起,当金庸老先生亲笔书写的“射雕英雄传”几个大字出现,一切支离破碎的铺垫都被忘在脑后!甚至我觉得,单纯看到这几个字,单纯听到这奏乐,就已经值回票价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我全片最燃的时候,此后两个小时一路走低,令人失望至极。全片截取原版小说最后的几个章节,来体现侠之大者的精神。结果内容拖沓,很多叙述都是莫名其妙,比如黄蓉怎么那么厉害,说带郭靖去拜洪七公为师,就能拜师,洪七公还把绝学降龙十八掌传授给他;郭靖的六个师父是怎么在桃花岛死的,谁加害的,这个误会又是如何被解开的;黄蓉怎么受了伤,受了什么伤,郭靖要背着她去一灯大师那里治疗……,这种完全没有前后连接的剧情非常突兀的出现在前一个小时的整个观影感受中,以至于胡军扮演的洪七公都只是匆匆的惊艳一睹就不见了,这老头出现就为了吃个鸡吗?第二个小时就更夸张了,总结下来就是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围绕着郭靖,华筝、黄蓉、李萍(郭靖母亲)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蓉儿通过一个简单的标记就能一路摸到成吉思汗的大本营,可见千古一帝手下大军的布防是何等拉垮,就这样的铁蹄最后能够征服亚欧大陆,那是打死我都不信的,李萍对大宋的用情至深还没有体现出来,就自杀了,看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这是碰到了哪片逆鳞,华筝都带着马车来了,难道跑不出去吗?非要自杀之后再坐马车把尸体运走?华筝就更牛了,郭靖说不娶华筝,华筝当下就答应了,和黄蓉在马棚的对战,更是儿戏,中间居然还被欧阳锋偷袭了(不得不再次吐槽成吉思汗大营的布防拉垮)。仨女人啥也没干,各种儿女情长,各种脑子短路,撑起全片的骨架。最后的20多分钟终于迎来了守城大战,就更奇葩了,先是欧阳锋的人物设定太夸张了,原著中的欧阳锋,是西域人,所用的坐骑也是骆驼,结果电影把老毒物直接改编成东北人,徐克估计对地理并不熟悉,把白驼山当成了长白山,听梁家辉讲东北话,真是太出戏了。不但把老毒物写成了东北人,竟然还成为金国的国师!然后被大汗一箭射中心口!最后被郭靖击杀!的确,欧阳锋基本可以说原著中最大的反派,但人家最后是公认的天下武功第一,只是疯了而已,反观电影,把欧阳锋直接写成了阵前癫狂的跳梁小丑,可惜了一代宗师啊!电影的画面也是无比出戏,各种螺旋出现在欧阳锋和郭靖周围,一个不小心真以为在看《火影忍者》的自来也在教鸣人如何练螺旋丸。影片的最后,郭靖作为侠之大者,居然不需要动手,一顿言语输出,成吉思汗十几万大军居然就退军了,我就想问问,这是跟哪位演讲老师学的,这种演技培训如果开班,那不得门槛都挤破了啊,当今世界必将高唱爱与和平主旋律,俄乌战争早就结束,以色列与中东地区飞满和平鸽。只是苦了成吉思汗,这领导力肯定是要认真学习了,大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人困马乏费钱费力,这不是烽火戏诸侯吗?这能叫侠之大者吗?这应该叫滑之大稽吧!被整个剧情造的稀碎,徐老怪的一世英名,毁之殆尽。
接下来说说几个具体的人物吧,先说结论,总体来说,选角方面徐老怪是成功的,导演功力也是到位的。
郭靖:肖战的突破之作,看过《庆余年》的人都知道,肖战的演技基本等同于零,那都不能叫扑克脸,基本就是二维码脸,单凭一个帅字活着。本片的肖战,和他自己之前的作品相比,绝对是长足的进步,虽然和老戏骨相比,还是撑不起来,但明显是有演技的,细节也做到了尽力。总体评分7.5分。
黄蓉:不知道是不是翁美玲在我心里实在是无可撼动,总之,除了83版射雕之外,任何一个版本的黄蓉在我看来,都不咋地,黄蓉的灵气,是最难演出来的,我不指望庄达菲能表演到位,但是总要表现出来一些明显的特征吧?黄蓉的精灵古怪、可爱、聪明、机灵、娇嗔,真是一点都没有表现,原著中黄蓉是明显对华筝吃醋的,结果电影里的黄蓉搞的苦大仇深的,思念之情只能用眼含热泪表现,庄达菲基本把蓉儿演成了妇联主任,差评。总体评分3分。
华筝:敢爱敢恨,娇憨耿直,演绎刻画都很到位,如果不是剧本太拉垮,相信能够演的更好。总体评分:8分。
李萍:戏份受限,蔡少芬也算是尽力了,就是哭戏的时候,我总想给她配上一句“臣妾做不到啊”。总体评分:6分。
成吉思汗:霸气十足,也有英雄气概的样子,可惜还是被剧本耽误了,各种决策都过于儿戏。总体评分:7.5分。
欧阳锋:千面影帝那是白叫的吗,如果不是被剧本写的乌七八糟,相信梁家辉基本就是和本片最大亮点所在。总体评分:9.5分。
洪七公:谁都知道胡军是硬汉,洪七公的角色出演绝对是角色颠覆,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分钟的出场,还是能够把洪七公白描的淋漓尽致,就是我心目中洪七公的不二人选,太可惜被剧情限制了,真想看一版他演的洪七公传。总体评分:9.5分。
蒙古大军一干人等:无论是哲别、托雷,还是窝阔台等人,都好蒙古,一看就是游牧民族的形象,选角最成功的一部分人。
基本上,除了黄蓉之外,其他角色都还挺合乎人心的,如果不是被剧本限制或者拖累,相信一定会更加出色。
最后聊聊“精神”。都说徐克是拍武侠片电影最不可逾越的高峰,真没想到,这座巅峰是被自己所击败的。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最大区别是什么?有人说侠义,有人说情爱,也有人说家国大义,都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写的所有武功都是有模有样,感觉一招一式跟着练也能练成,起码我小时候就练过“亢龙有悔”。再看古龙的小说,所有招式都是虚无缥缈,他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永远只有一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这就是区别。无论是哪种风格,都可以在电影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结果徐老怪拍成了什么玩意?我不是说不能有奇幻特效,不能有天马行空,但你拿天外飞仙天外来客似的东西糊弄我,是不是太扯了,雨中烤鸡,看着像杨戬用自己的三叉戟引来了东海龙王三太子,郭靖表演功夫看着像是哪吒召唤来了风火轮,这哪里是武侠电影,这就是《哪吒闹海》真人版啊!武侠,可以承载家国大义,但不能拍成爱国主义教育片,武侠既要有“武”,也要有“侠”,武功的路数在哪里,武功的境界在哪里,武功的威力在哪里?片中一点没有,侠客的形象在哪里,侠影的行踪在哪里,侠义的精神在哪里?片中毫无体现。如果只是为了展现爱国情怀,那么把郭靖换成一介书生好像也毫无违和感吧?那拍这么一部武侠电影的意义何在?
在《射雕英雄传》原著的结尾中,成吉思汗与郭靖在草原上散步,此时郭靖和华筝眷养的双雕从空中飞过,大汗举起铁胎弓,弯弓射雕,郭靖来不及阻止,结果飞出的羽箭却被雕儿用翅膀扇掉。成吉思汗见到自己射雕不中,神色黯然,预感大限将至,和郭靖也展开了一场关于“何为英雄”的争论,并被郭靖的“以我之见,杀人多者未必是真英雄”所惹得更加黯然,最终于当夜撒手人寰,一代英雄,就此陨落。我也想到了徐克,也到了英雄迟暮的时候了。建议徐克,弯弓射雕的事情,就别做了,英雄有很多种,我们不想再看这种宏大叙事了。侠之大者,该退就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