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师的这篇文章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重视原生家庭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很温暖、人性化程度很高的人,外在和内在都丰盛饱满的人。
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和当下的关系模式,会呈一致性,这就是命运。
武老师的文章一发,朋友圈又是一论刷屏:家长们的表现是全盘、部分认同或者理论与实践无法统一。应朋友要求,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孙博的原生家庭——第一个人,奶奶,早期教育的承担者,帝都的名医,为了孩子辞职做校医,开幼儿园、定制小吃店等。第二个人,爸爸,在孩子小升初时,爸爸同意孩子因为校服的原因而择校。这里传达给我们至少以下几个层面的隐含信息—— 1、女主的家庭经济状况至少在中产以上,财务自由和教育背景给素质教育极大的幕后支撑,既有心又有力。2、女主的原生家庭三代人,对孩子爱与自由的教养观念高度一致,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智统一,鲜有代际内心矛盾冲突,家庭动力十分强大。3、女主的抚养人监护人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可以真正看见孩子各种需求,为孩子提供及时、真实、共情的镜映。在父母的镜映中,孩子会逐渐构建出清晰的、充满生命力的自体感,并形成稳定健康的自尊。4、文章中大量篇幅在描述孩子享受到无条件的爱,但是没有提及建立边界和自我分化的方法,孩子不仅需要不含诱惑的深情,而且需要没有敌意的坚决,两者同样重要。
很多圈里的家长朋友现在都在加速成长,不仅需要鸡汤,而且需要舀汤的勺子。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也碰到过午睡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仅仅只给了他处理这个事情的原则:不能妨碍别人休息,也要照顾到自己的感受。于是孩子想出三个办法:午睡时自己去安静地看绘本;早上起早一些参加晨跑中午就会累得容易入睡;躺在小床上构思一个个系列故事。既化解了老师的投诉,又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把他的意见专门抽时间与老师做了沟通,最后三方共赢。关于择校的问题我也遇到过,孩子因为校园里面的硬件符合他的某种情结选择离家远的校区。我也是无条件真诚地支持,但是我会告诉他:一旦选择就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期间遇到任何困难妈妈会陪你一起面对,象打怪兽一样通关。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要见招拆招还得不断加强学习。这方面建议大家也读一些国外心理学的权威著作,他们喜欢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作结论,比较符合我这种爱较真的妈妈。
溺爱的本质是管制、包办、批评。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须的生活经验。能给孩子多大程度的爱和自由,取决于父母自我突破的决心和勇气,放风筝的线放得出去也要收的回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与孩子最大的尊重和自由,需要不断提高父母的认知水平与共情能力。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和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教育,才是合适的教育。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