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意】海平面上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天涯海角的亲朋好友们在这个时候或许都望着同一片月亮吧。有情的人总是怨恨这漫长的夜晚,整夜里睡不着生起了相思之情。熄灭蜡烛怜惜这满屋子的月光,披上衣服在房间里徘徊觉得这露水的寒凉。月光虽好,可是我不能用手捧满赠送与你,还是回到梦乡里和你商定。
【解读】在中国,尤其是唐诗宋词里可以说,月亮出现的概率是相当高,众多诗人都会借月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对宇宙,离别及思乡的情感。而这首望月怀远正是张九龄被贬荆州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那种深切思念而作。开篇,“海上升明月”成为千古名句,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祥和、大气开阔的视觉画面,点明了题目“望月”。“天涯共此时”则是由眼前近景将思绪拉向了远方,思念到远方的亲朋好友。这种思念是长久,持续的,竟然导致诗人整夜无法入眠,我们可想这种入骨的相思是多么得情真意切。但作者后面又释怀了,哪怕我眼前再美好,不能和心心念念的人在一起,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还不如在梦里相见。张九龄所作诗词流传下来的不多见,张九龄,字子寿,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他是唐代有名的贤相,玄宗时期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被贬荆州。其逝后,选任宰相时,唐玄宗会问“此人可比九龄相否”。
上面提到一个官职,挺感兴趣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个什么官职呢?我们知道唐朝没有宰相,三权分立,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布政令,是决策部门,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的政令,是审查部门,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是执行部门。中书省最高的长官是中书令,中书侍郎相当于副职。“同”表示“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表示中书门下处理政事的职责。其实就是宰相机构里的长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