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的温度低到10℃,室外的地面还是湿漉漉的,只是过往的行人及骑电动车的人没有撑伞和穿雨披。手臂好了一些,于是一直渴望能外出走路运动。
子宇给蒲先生说想吃皮子蘸酱油,蒲先生对我说我们去菜市场买猪蹄子回来炖萝卜,子宇想吃猪蹄皮炖萝卜。
来到单元楼外,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看到天空有一丝亮光,终于雨过天晴了。想想冬至夜吃了团圆餐以后,连续二天都没有下楼了。外出的感觉真好!
冬至刚过,玉兰树上银星点点,莫不是玉兰花苞在悄悄成长。是不是一定要在此刻出发,否则会错过春天的集结号,一起向春天出发的脚步。
着急的枇杷树也开花了,有些花朵已经有了小小的果实。只有大半年的孕育时光,枇杷树才会给我们带来金灿灿的果实。
菜市场外街头打游击战的摊贩,就在十字路口东躲西藏。城管来了,就跑个几米或者十米。城管是个女的,她大声说:“我把你的轮胎戳破几个,看你怎么出来?”大家都哈哈大笑。
如果摊贩占道经营了,城管还是会规劝一下。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检查,城管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特别喜欢成都的城管与摊贩祥和之气,让人间烟火多了些温情。
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曾经以简书打卡的形式读了很少部分。这几天读了一部分都靚的《好诗好在哪里》,也就翻出来了《中国文化课》,准备每天读一点。
这本书原来是用于招收中国文化史专业的博士生,就读的课本。后来喜马拉雅请余秋雨上一堂公开课,就用了这本教材,如果认真阅读记忆,学完掌握了知识,就是博士生了。
《中国文化课》共有五个单元。一单元《引论.文化定义》;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四单元《反思.利弊所在》;五单元《储心.必要记忆》。
第一单元《引论.文化定义》是最短的部分,一共四讲。分别是第一讲《今天的日期》,第二讲《一幅油画的两个老人》,第三讲《从傻问题到文化定义》,第四讲《最短的定义》。
《今天的日期》是秋雨书院开课的日期是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塞万提斯去世的日子,莎士比亚出生的日子。
《一幅油画和两个老人》是指画家陈逸飞画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被第一个投资中国的西方企业家哈默作为见面礼送给了邓小平。而2005年,余秋雨去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演讲大厅演讲时,得知陈逸飞已经撒手尘寰。
《最短的定义》是余秋雨用三十个汉字定义: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好诗好在哪里》来到了三华茂春松。”国末,讲了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乐极哀情来,寥亮催肝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三曹一父二子,在历史的舞台上兵戈铁马,而在诗歌抒情方面,的确也留下了一定的文学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