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三联生活周刊》,文责自负】
我从小深知尬聊的可厌。家里来客人,只要我在场,大人的话题九成九都要祸及我,诸如礼貌懂不懂、成绩好不好、饭菜挑不挑,都自然成为令人尴尬无比的话局开胃菜。某综艺节目中,一个女生愤愤不平,说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话题之一是发育,我发育就发育,凭什么被你们大人现场取笑,真真讨厌得很。所以一旦客人出没,孩子们就尽快隐了吧,除非你喜欢尬聊那令人生厌的主要成分。
然而长大方知,孩提时代的尬聊并不算什么,起码可以倚小卖小,翻翻白眼迅速藏匿。与孩子相比,成人的尬聊才是避无可避。比如公司送贵宾乘高铁,总走VIP通道,送上站台以示客气,本属礼数周全,却难免尬聊。在高铁将开未开的三五分钟里,主客双方分立车厢上下,临门对望,等着挥手再见,此时商务座客流很少,倚门相送并不碍事,然主客心神不定,话难接茬儿,颇有一种尴尬涌上心头。
我行走江湖二十年,只遇一客道破此局:该说的话早已说干,新开话题又来不及,谁先走谁觉得过意不去,真是尴尬一刻啊。我们一起相视尬笑,算是尬愁大解,但主与客依然不曾离开半步,毕竟双方身经百战,哪个都是宁愿尬聊、尬视也不能失礼的英雄好汉。
有啥好埋怨的呢?我们都是凡人啊。就连留下千言《论语》的孔子,尬聊不也难免。比如那年达巷的群众就曾挖苦孔子:你是够,就是“博学而无所成名”。意思是孔子啥都懂,但半瓶子水居多,没啥能够赖以成名。这话说的,真是让人生尬。孔子只好自我解嘲:那咋办呢,与射箭相比,我驾车还行,要不就驾车跑滴滴去吧?难怪到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理论联系实际、教人高情商话术的书,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一本正经地传授为人处世之道的短视频,可知消解尬聊这件事,确实很有需求。
善解尬聊的似乎也有,比如一位陪读妈妈,身处内卷年代,附近有一群陪读妈妈。大家作息规律相似,无一例外夜伏昼出,只有在孩子上学的白天,妈妈们忙完家务以后才能稍稍放飞自我,慢慢也就熟络。不知何时起,她成了附近妈妈们的热门约聊对象。
无论孩子是学霸还是学渣,妈妈们的幸福都是相似的,焦虑却各不相同,这足以丰富她的陪聊素材。业务繁忙时她排出计划,今天明天,线上线下。老公来探亲时,她时间吃紧,于是考虑“买一送一”:陪聊可以,但得搭个不会聊的。我深信她必有破解尬聊之术,不过她老公善于尬聊,世界终归平衡。
我十分钦佩她的善聊,问她诀窍则笑而不答。于是我建议她,等儿子大学毕业,可授他结交有经济实力的异性的秘籍,说不定能省二十年奋斗。然后,很意外的,她突然尬意微泛:就是因为有个成绩很菜、考大学很难的儿子,所以在人面前放低了心态活出了卑微,自然好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