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的时候,想起过往做的一些拙事,不免无奈又好笑。
明明没人要求,也确实没有必要做到的程度,我偏偏觉得应该做到。事情到手里,就习惯性的想做好。所谓的好,就是自己的标准。每每回想自己因此受累吃亏,总是免不了叹口气,觉得冒傻气,不值得。可是再回到当初最决定的时候或者类似的场合,我想我也免不了一次又一次跳进给自己挖的坑里。我有时会用完美主义去形容我这种跳坑的行为,有时候还会yy自己有“死磕”和“匠人”的精神。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同时也觉得这么想没什么不好,于是便听之任之。
然而当参加“探索我的规条”的主题沙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种“我应该”其实是一种规条。规条有时会束缚自己,这个时候便为之所累。
沙龙上有小伙伴分享他的一个规条是“要比别人强”,其实这是一种求胜的动力,但是当这个小伙伴发现这个规条裹的自己很紧的时候,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会对自己不满意,而且因为一直要比别人强的,所以别人其实和自己是对立的,这样会影响到自己去欣赏别人的优点,也会影响到和别人的合作。
我也在探索的时候发现,自认为率性自由的我其实也有许多规条。有趣的是,其他小伙伴也是如此,往往写下来的规条比想象的要多。除了那些我们意识到的,已经在困扰着我们的规条,还有许多隐形的,有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这个时候会好奇,这些规条都是从哪儿来的呢?有多少是我自己认为的,有多少其实是外界加于我的?这些规条是不是已经阻挡真正的自己的声音?当我觉得我应该的时候,我的诉求是什么?
按照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规条属于超我的部分,表现为进行自我批判,受道德束缚。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存在是正常且合理的,规条也是如此。但当超我膨胀失衡,父母,朋友,社会,周围期许的声音影响了自我的判断,甚至掩盖了自我的声音,觉得困扰或是痛苦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觉得“我应该”,会觉得拧巴么,如果会,这可能说明超我过于强大了。此时可以试着松动一下自己的规条。比如,可以对自己说,当我做我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可以不比别人强。当我疲惫,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可以不比别人强。当别人已经做了很多年,我和别人差距过大的时候,我可以不比别人强。
其实“应该”没有对错,如果自己觉得束缚太紧,可以给自己松松绑,让生活更自如。当我一一列出自己的规条,挑选出一个最困扰我的,尝试和这个规条和解,写下在什么情况下我让这个规条飞一会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舒服了些。
如果感兴趣,也可以探索一下自己的规条,方法很简单。
第一步:找一个安静舒服的地方,可以是经常阅读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喜欢的角落。
第二步:在一张白纸上写出“我应该”和“我不应该”。越多越好,任何的“应该"都可以,小到“我应该再瘦一些”,“我不应该发脾气,大到“我应该坚持自我”,“我不应该浪费时间”。自由的写下想到的大大小小你觉得应该或不应该的事情,你可能和我一样,会发现自己的规条比想象的要多。
第三步:挑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条,写下“当...,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