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微信群里又充斥着有关专注力的讨论。有几个“成功”家长在各群里为其他家长提供相关的培训。
也难怪,如果跟身边的家长们聊起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哪个家长不会说“我家孩子主要是专注力的问题”。专注力俨然已经成为孩子普遍缺失的一种能力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在各种场合反对“专注力”这一说法。在我看来,“专注”是一种状态,是对正在进行的事情全然投入的表现,是兴趣、精力、技能发挥的结果。哪里有“专注力”这么个东西?
就好比,“饱”是个状态,是吃这个动作执行一定量度的结果,恐怕没谁会认为有“吃饱力”这样一种能力存在吧。
恰好看到一则短文,说“意志力”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它根本就是构造出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坚持下去而有的人不行的名词。
按照这个思路,“专注力”这个东西,就是评价者(往往也是被评价者的教养者或管理者)构造出来为自己的无能、懒惰和失误做开脱的生硬名词。
我们很少说长辈或者领导“专注力”不足吧?对,这个评价最常用在孩子或下属的身上。那不如就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对什么事情都可以保持专注吧:
- 去听一场你不懂的外语报告,你能专注多久?
- 7点吃完早饭后,不给午饭,不让午休,下午3点让你写份报告,你能专注多久?
- 让三十几岁的你混在一堆4、5岁的孩子里玩捉迷藏,你有能专注多久?
- ……
于是去培养所谓“专注力”,不如反思一下,是不是指派的任务太简单?太困难?太无聊?
或者,如果他/她的专注力总是波动,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休息不好?营养不良?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成人,是不是他根本就是志不在此?
总之,“专注力”就是个借口,它跟“意志力”一样,是我们的理性编造出来——用以掩饰我们的非理性——的并不算太高明的借口,其实我们很容易看穿。
下次遇见专注问题的时候,先要多一份宽容,然后再动用一点理性,可能就能找到原因。
同样,遇见自己的“意志力”问题时,也要多一份宽容,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目标设置不合适,抑或是自己已经忘记了那个初心(愿景)?
“专注力”、“意志力”就是那么会事儿,跟别人说、听别人说可以,自己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