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0
很久没有在这里写点文字了,想想这些日子自己都干了些什么。
每天早上也基本上都是早起,大多数的时候是在六点以前就起来了。起来是忙着看书,把早上半个小时练瑜伽的时间都省了。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开了一门艰深的理论课,由此迫使我不得不深下功夫去阅读那些理论书。尽管这样早起的时间看书,除开上课,晚上和周末陪孩子的时间,好的状态一周能看两本,一般也就一周一本。我也去研究了一下快速阅读,一目十行,可是,对于深奥的理论书籍,快速的阅读收获不大呀,好读一些的书基本上可以一页一分钟的时间,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最快的速度了,大部分的书都要一页花上两分钟的时间。阅读的进度并不大。读到后来,甚至慢慢的有些厌烦了。
接着就是搬家,搬家才知道原来需要那么多的东西要收拾。五一的时候开始收拾装箱,原本以为一周就可以搞定,家里书多,一周的时间远远不够,从搬家开始到最后把我的书全部上架,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搬入新家后,辞了钟点工,自己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得为新家添置各种小物件,时间就这样被慢慢的耗去。
以前早起都是睡到自然醒,如果三四点醒了无睡意也就起床看书。但搬入新家之后,不知为何,竟不能早起,基本上都是六七点才醒来。醒来之后,躺在沙发上看书,看那些艰深的理论书,又昏昏欲睡。搬家的那段时间,我基本上也没有好好的读书。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话:“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现在发觉自己居然无法进入读书状态了。
一天,坐在书房的沙发上无聊的张望,回头看到书架上杨绛的《我们仨》,顺手就取出来。以前总觉得这些书太过浅显,想着等闲了的时候再看,等着等着就忘了。一拿到手,就读了进去,薄薄的书也很快就读完了。杨绛记录了钱钟书及女儿钱媛晚期一家人的生活。读书之家当时如此,在那样的年代里,亦能躬耕不辍,当真是值得让人敬仰。
这本书与我并非是一本新意的书,也并非是励志的书。钱钟书和杨绛的著作及其轶事,以前也看过一些。我很感谢的是这本书终于让我的生活拉入了正轨,终于让我又开始拾起书本。更重要的是,兴许是有了阅读的兴趣,我又能早起了,大多数的时候能够在六点以前醒来。
书,真的不可一日不读,一日不读书就会让懒惰生根,懒惰之根越长越多,自己也很难再站起来了。
当一本书或一类书读不下去的时候,不妨换换轻松的书,兴许就有所改变。就如这本《我们仨》,轻轻松松让我重拾读书的乐趣,也重新纳入了日常生活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