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性在泛滥,爱在消亡的时代。
书名《波兰人》,题目很大,似乎是要讲述波兰人的历史,而实际是一段短暂的爱情故事,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起先给他制造麻烦的是那个女人,很快又是那个男人。”很特别的开头,给谁制造麻烦呢?我想大概是作者本人,在一个浪漫主义渐行渐远的时代,写两个含蓄克制的人物谈情说爱,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多么过时,多么疯狂。
48岁的西班牙女人比阿特丽兹,作为银行家太太,生活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热衷音乐和慈善事业,有两个事业有成的儿子,丈夫是初恋,婚后多年,即使激情褪去,也始终保持着表面的和平。
她曾经也许性感,“但如今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她,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孤傲之气,比如走路时,连屁股都不会扭动,身形挺直地从地板上漂染而过。”
库切真的很厉害,短短一句其实已经把这个年龄层的几乎所有女性的状态和心理描绘出来了,总结为一点就是:比起那些虚妄的东西,我们追求的是实际,早已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唯有欲望和需求是永恒的。
70岁的过气波兰钢琴师,作者将人物设定为波兰人,我想跟文中多次提起的肖邦有关,肖邦是波兰人,他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而故事中的这位波兰人因为克制理智地演奏肖邦闻名。
作者将两个不太可能产生爱情的人牵引到一起。因为一次演奏会,比阿特丽兹负责接待这位波兰钢琴师,短暂的交集后,钢琴师爱上了比阿特丽兹,并且说希望和她一直生活到死,就是普普通通地活,靠在一起,因为她可以让他的心平静,如果有下辈子,那下辈子也一样,要是不能一辈子,就只有这个星期也行,哪怕一天也行,甚至一分钟。
听到这样的话,是否会觉得荒诞呢?而异常冷静的女主,一边对这份爱置若罔闻,弃之如敝履,一边又在怀疑和好奇中取证,他到底想在她身上得到什么?
比阿特丽兹的心是没有完全僵化的,文中说她爱的肖邦可以将她带进一座古旧乡间大宅的客厅里:盛夏未央,长日将尽,清风拂帘,玫瑰怒放,遍屋盈香。
好似年近不惑的我们常说的:老夫的少女心啊!
浪漫和爱不受年龄的限制,它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就像天空相信云的存在,就像孤独的夜相信星辰的点缀。
结尾,波兰人死后留下的那些诗,也意在说明爱不会消亡,只会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