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梦起何处?高三下学期一个阳光洒满教室的午后,卢莎拿着手里的第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单,心中却一片阴霾。看着周围人得意洋洋的放声大笑,卢莎意识到在这样一个竞赛班里她是一个异类。一个明明更擅长文科,却为了父母的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盲目地考进理科实验班。在化学物理刚刚过及格线的情况下,一路被班里各路学霸实力碾压。刚开始,卢莎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可是面对班里同学的无情嘲笑,让卢莎渐渐闭上了自己上课提问的嘴(北美教育体系更适合卢莎吧),老师们更是为了能有更多人进入清华北大,专门挑难题偏题来讲。卢莎苦笑着,记得初中历史老师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的中国是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卢莎亦然。在一个拿成绩说话的班级里,成绩差就是食物链的最底层,就像是在一个看脸的社会里,长得美就能轻而易举获得一切。
卢莎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卑又敏感,患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综合症,看到不会的题目,就会脑子一片空白,难以呼吸。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题目也听不进去,更是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什么化学方程式配平,什么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在卢莎这里都是看不懂的二维码。那种度日如年,不,是度秒如年的感觉,真是终生难忘啊。
带着这样一种糟糕的心境,卢莎还是强装镇定(现在想想为什么不找家教呢?),每天带着笑脸上学放学,父母虽然也是着急成绩,但是都还是一副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样子,也许是怕增加更多压力吧。(其实这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多和孩子沟通,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盲目相信,盲目鼓励,都是无用功)。
有一天值日的时候,班里的一个成绩很好,但是人品很差的Y男拒绝打扫,一直在玩手机,只有几个女生打扫了很久,作为负责人的卢莎忍无可忍,对他说“你不打扫,是打算欺负女生,让我们都做了吗?”结果,这个Y男怀恨在心,第二天就到处传播卢莎的坏话,和他的狐朋狗友一起编排卢莎,他们虽然人品差,但是成绩都很好,这让卢莎在班级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后来,一次去英语办公室送完作业,卢莎无意中听到班主任和旁边的老师说:“这孩子就是语文和英语好,物理化学一塌糊涂,可能是女生到了高三智商有点跟不上?”????!!!!卢莎心中一万只羊驼飞奔而过,从小到大说卢莎聪明的人多了去了,竟然有人说卢萨哈智商不够?!卢莎心中羞愤难当。回想起自习的时候,老师会在同桌旁边驻足指导4/5次,但是从来没正眼看过卢莎的卷子时,卢莎就觉得不公平,难道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吗?
人艰不拆,这就是事实。学校尚且如此,老师同学都认为成绩时唯一的衡量标准,进入社会以后更甚,钱和地位是衡量男人的标准,美貌和身材是衡量女人的标准,大多数人还是这样浅薄和势力。
你在丛林里,如果想要改变规则,首先你要顺从规则,再冲破规则。卢莎并不责怪任何人,如果当初能更加勇敢,更加拼命,更相信自己,也许会有所不同吧。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否则卢莎也就没有后来为了证明自己实力的留学之路了。
班里的同学都进入了名牌大学,卢莎只能选择去一个二流大学,为了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了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智商一直在线,卢莎选择去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