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书评:
与本书中文版同名的《学习之道》(维茨金版)被誉为美国学习第一书,意外之下买了这本。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学术派的作品,有大量涉及原理的内容,好在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作者的语音功底也很不错,便于理解。全书结构紧凑内容丰富,虽然实际操作相对篇幅不多,但整体来说是理解学习原理方面很不错的一本,个人打8.5分!同时,它也颠覆了我对“女作家的内容基本煽情为主,没有逻辑和条理性”的固有偏见!
《学习之道》
一、大脑的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1.1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弹球机比喻
(1)人脑不停在两种模式间切换,两种模式的并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既需要捕食猎物又需要盯防天敌。
(2)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力能力有关。就像排布紧凑的弹球机;精神会集中于脑中已形成密切关联的事物上。发散模式与灵感、宏观视角有关。像松散的弹球机,提供了开阔的全局视野,但难以形成紧密的路径。
(3)放松些,太勤奋是种病!陷入专注模式往往忽略全局。不时从专注模式切换为发散模式有助于打破僵局和思维定式。
1.2学习即创造
(1)遇上科学难题或新概念时,首先借助专注模式调动注意力以捕捉问题,然后需要发散模式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大脑对于特定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有限,最好不时切换到不同类型的任务中休息一下,过度学习,不如穿插学习。
(3)要解决难题或学会新概念,至少需要一个无意识思考时间段。
二、关于记忆
2.1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
对大脑中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工作记忆。只能容纳4个组块(原来普遍认为是7个),要留住工作记忆需要不断重复。长期记忆像仓库,一旦进去通常就呆在那了。将工作记忆变成长期记忆需要
(1)便于记忆 (2)间隔重复
2.2增强记忆的一些方法
(1)形成清晰、夸张的视觉图像:激发各种感官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联结,越容易回想概念和意义。
(2)记忆宫殿法:将需要记忆的知识概念与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进行钉桩,有助于记忆。
(3)理解后再加以记忆:最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为新概念打造比喻或类别(就如同本书对专注与发散模式打造的弹球机比喻)。
2.3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时大脑会回顾并整理知识点,同时大脑前额叶关机,其他区域加强联系,有助于解决难题。
2.4规律的锻炼
锻炼身体同样对学习和记忆很重要。
2.5不必羡慕天才
最强大脑中的记忆天才其实并不值得羡慕,他们往往在其他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
(1)如果他们的记忆方法真的那么有效而容易学习,早就在各国教育系统中推广开来。而事实上背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相当大。
(2)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意味着痛苦的事情也难以忘记,而遗忘正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3)记忆高手对于概念和信息的记忆图像往往采用了钉桩法,而且感官和细节等方面过于真实,调用时过于高效,使得他们很难跳出思维定式,难以创新。对于常人而言,对学习材料中最困难的部分进行刻意练习,一样有机会“天赋异禀”。
三、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3.1组块是什么
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就好比繁杂的电脑文件放一个文件夹压缩。组块是熟练掌握科学知识必不可少的。
3.2组块的形成与唤醒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搭建组块有助于增加工作记忆内存,形成直觉以解决问题。
3.3组块构建的基本步骤
(1)集中注意力至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理解这些信息。
(3)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i 学习活动包括自下而上的组块过程与自上而下的纵览全局,都很重要。
ii 自下而上是指的练习和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组块,这样可以轻松从记忆中调取。
iii 自上而下纵览全局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从而避免对于不确定额恐惧感对大脑情绪的影响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3.4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1)在学习中主动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更加高效。按照提示被动回想起会造成一种误区,以为自己懂了,但实践过程中往往无法体现出来。
(2)构建组块资料库的过程,也是训练大脑的过程。你的大脑不仅要能识别特定问题,而要能识别不同类型的问题。
(3)发散思维能快速调用记忆中的各种知识,连接多个组块解决实际问题。前提是你已经通过专注模式的学习在大脑中存储了足够多的组块。
四、对抗拖延症
4.1人脑的拖延机制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而对一项任务的恐惧,往往会比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拖延会上瘾(做更愉悦的事以获得暂时的满足感,如同吸鸦片一样)。
4.2谈谈习惯
(1)习惯能帮我们节约能量,为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因为无需思考。
(2)习惯分为四环节: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信念
(3)旧习惯很难完全消除,只能用新的习惯加以替代。而改变对信号的反应,是唯一需要意志力的环节。
4.3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1)心理对照是个不错的办法:讲现在的状态和预期状态进行对比。
(2)关注当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习惯的小恶魔是喜欢过程的,因为他可以不动脑筋跟着走。下图中,你只能关注冲浪的过程关注当下,而非完成冲浪这个结果,也无从拖延。
(3)专注而简短的工作:分解工作量才能细细咀嚼,最好再加上轻度压力。瑞士奶酪+番茄工作法。
(4)合适的日计划、周计划,并让他们保持宏观视角。
4.4屏蔽干扰
一心多用看似高效,却会付出代价:不断转移注意力,意味着脑中的新概念、新观点没有机会生根发芽。同时会使你迅速疲劳。屏蔽干扰,尤其是来自电子产品的各种无关紧要信息,比一开始便用意志力抗干扰靠谱得多。
4.5利用拖延
(1)迫在眉睫的截止日期提供压力能调用肾上腺素参应激与思考,但依赖它的后果是:一旦压力过大,思考能力明显消失。
(2)注意力集中一般是良性的,但除了牺牲全局观外,很容易进入思维定式。拖延有益的一面是让你急于完成任务前学会“驻足与反馈”,尤其是尝试不同方法以期待更优选择的出现。
(3)带着情绪的冲动选择往往会出错。
五、有效学习的方法
5.1搭建深层次组块并利用比喻
(1)高质量组块构成的神经模型,不仅能与我们钻研的学科产生共鸣,在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产生反响。抽象化能让概念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
(2)快速学习的关键,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如血管比喻成高速公路。
(3)给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理解公式中各个符号背后的含义、将数学方程与音乐和诗歌相联系、学爱因斯坦用同美女坐车的比喻讲述相对论。
(4)专注,没有足够的专注时间,大脑无法形成固化的神经组块,而这些组块是概念迁移的核心
5.2主动学习
(1)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而非他人言传,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靠自己剖析学习材料,并得到反馈才是关键。
(2)接触你敬仰之人,结识学识渊博的导师,他们的一席话往往能改变你的未来。但请珍爱他们的时间。
5.3深层次学习
“学得慢”的人往往会抓住根本问题,这部分通常被进度较快的人遗漏。真正了解前因后果,能让你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
5.4避免自负——团队合作的力量
(1)只要对方有见解,与人合作集思广益都会有帮助。凭借个人的分析,无论是专注模式、发散模式还是左右脑,都会有盲区。
(2)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连接理论》提到弱连接的重要性。强链接提供情感与物质支持,弱连接提供信息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