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再造“课程文化”是新课改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之前,教育界一直充斥着“精英主义”、“灌输中心教学”、“甄别性评价”等封闭的、应试的、机械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压抑了“人的发展”。2001年施行的新课程改革从课程观念、课程体制、课程实施等方方面面全面彻底地冲破了原有文化的桎梏,力图创造一种“大众主义教育”、“对话中心教学”、“发展性评价”等开放的、素质的、灵活的文化氛围。
“课程文化”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教科书作为实施教学和承载课程文化的重要载体,首先应当建设新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以保证新课程文化的创建与发展。然而,在新课改实施的头几年,一部分教育专家人士还沉浸在苏俄凯洛夫那套教学模式,对新课程嗤之以鼻。当然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弘扬团队精神,对新课程无论是支持的还是质疑的,都应该以共同的课程理念合作。至于如何建设教科书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钟启泉老师提出了“两种创造”:一是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二是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只有坚持这“两种创造”,才能逐步达到理想教科书的状态。
“课程文化”的再造还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变革中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人人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总之,“研究性学习”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是一种开放的课程,旨在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这种“专业对话”的课程变革除了改变观念,还要在形式主义教学体制、教学研究体制、教师研修体制、师范院校课程体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大力变革。
除了建设教科书编审队伍和开展专业对话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再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型。目前一些“重点校”、“示范校”、“星级学校”等存在为了迎合上层评估而“换汤不换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工作方式建设校园文化的弊病,形成夜郎自大、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我们要抗拒“单位主义”,形成“研究共同体”,破除根深蒂固的“单位主义”、“应试文化”等思想,彻底变革传统非人性的课程,只有这样,新课程文化才能逐渐建立并完善、发展且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