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财富,人们脑海里首先会想到两个字,那就是“有钱”。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道理,没有钱怎么才能称得上富有呢?
从经济学上来说,财富的概念其实不仅仅只是拥有钱,它是指所有具有货币价值、交换价值或经济效用的财产或资源,包括货币、不动产、所有权。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衡量一个人或团体的物质资产。
可是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强弱。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豪车豪宅,而且是庞大家业的继承人;有的人一出生就只能是穷乡僻壤里忍饥挨饿的孩子。人生只有改变“权力、地位、财富”中的一项,才可以获得优势的生存机会。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国家经济条件有限,贫穷落后,自然就会被动挨打,落得被其他强国欺负的下场。
所以,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国家的财富地位都会被放在最为关键的位置,他们追求财富的历程也便掀开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幕幕绚烂和恢弘的篇章。
说到如今世界上有钱有势的国家,美国显然是当仁不让的。作为当代唯一一个集经济、政治、军事等优势于一身的超级大国,凭借着全世界不到6%的领土和人口,却创造出了占全世界近30%份额的国内生产总值。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还是个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性的国度,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香奈儿、IPONE手机,随便说出几个时尚的名词几乎都和美国有关。
不可否认,无论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还是文化领域,美国在诸多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驱使下,美国人民的行为方式和美式价值观正在不断地呈现给世界各地的人们面前。
虽然只有两百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美国是如何做到的?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国家又经历了怎样的潮起潮落?美国经济的成功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呢?
想要搞清楚这些疑问,那《财富的帝国》无疑是本合适的参考书,它会带着我们一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知美国的崛起之路。
也许大家会觉得经济加历史,这个会不会很枯燥或者是晦涩难懂啊?
牛津大学教授罗特.C.艾伦说过:“经济学家会采取一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经济发展理论眼研究原因,而经济史学家则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寻找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S·戈登就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是美国知名的作家,还是位经济史学家,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曾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
在家族背景的影响下,约翰•戈登对美国的金融和经济有着直观的感受,也为他的思想和著作打上了精英主义的烙印。
从1999年到2005年,他创作了美国经济三部曲,分别是《伟大的博弈》《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从金融精英的视角,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进行了生动地诠释。
作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财富的帝国》介绍了从17世纪初欧洲人移民新大陆开始,一直到20世纪末共四个世纪的美国经济史。
本书在戈登的精心演绎之下,详细梳理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脉络,通过一个个大事件的抽丝剥茧,让我们认识到那些推波助澜的伟大人物和改变国家命运的重大策略,在生动的故事讲述背后,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发展崛起之路的窗户。
美国图书奖获得者罗恩·切诺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约翰·戈登总能把经济发展进程中模糊不清的事件和单调的主题描述得惟妙惟肖。在这部描述美国崛起的鸿篇巨制中,他的确做到了每一页都取悦我们,教育我们,启发我们,他那驾轻就熟的表达手法无人可及。”
相信看了这本书,大家应该会觉得经济史读起来其实也不是那么费劲了。
乔治.奥威尔说过:“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当我们在研究这个财富帝国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时,或许也能为从中找到未来发展的路径,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寻求更好的突破。
01 作为欧洲的殖民地国家,美国的早期发展之路有何独创性的特点?
五百年前,北美洲这片广袤辽阔的陆地曾经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园,他们挥洒着与生俱来的激情,培育了独特的风俗。
直到15世纪,欧洲人发现了这片新大陆。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
1606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将特许经营权授予了有一群伦敦商人组建的弗吉尼亚公司。
当这家公司努力想在新大陆上建立一个能够维持下去的殖民地时,无论是英国国王还是那些跨洋而来的人们,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在若干年后,这里会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繁荣强大的国家。
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美国还有个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这合众国的起源也正是由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
有人把美国经济看作是必然并且是命中注定的结果,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国民和制度体系,美国也正是凭借着这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才从众多的殖民地国家中脱颖而出。
首先, 让我们先从土地说起。
美国是世界大国中唯一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的国家。
它既是一个拥有足够军事防御能力的“岛国”,也是一块有着多种资源的大陆。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全球化经济崛起的受益者,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外来者的侵略之苦。
那是不是拥有了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土地资源,就一定能够获得好的发展呢?
这里我们可以拿一个同为殖民地国家的阿根廷做下对比。身处南美洲的阿根廷与美国同样拥有广阔和丰饶的国土,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可是他们的发展之路却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阿根廷自1870年以来也没有卷入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但是它却只能竭力保住其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它的国内生产总值还不急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呢?那恐怕就是人与制度了。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那些在美国开疆扩土的老祖先。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最初的移民们只是想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地方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膜拜他们心中的神灵,由此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追溯到两百年前,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船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
他们漂洋过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宗教圣地,那是一座“山丘之城”,他们相信只有那些命中注定被拯救的圣徒才能活下来,遵循上帝的戒律,远离堕落的诱惑。
然而刚到新大陆的移民,都要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面对疾病和大自然的灾难,殖民地最早的105位居民在9个月后只活下来38人。但清教徒们坚信懒惰是邪恶的温床,并对此身体力行,为了成就自己的辉煌而全力迈进。
他们奉行独立的自由主义精神,尊重每个人的价值,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成熟而多元化的英属殖民地经济体系。
那里到处充满了机会,可以说除了奴隶外,人人都可以享有繁荣带来的好处。
美国人以他们的进取精神而著名,这无疑与那些多年前扎根于此的开拓者息息相关。而来自阿根廷的移民,或许就没有这种“美国梦”似的激励文化。
很多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移民都是“候鸟”,他们干完了收获季就打道回府了。由于本土和外来劳动力太少,大量的土地无法有效利用,因此错过了大自然给予的丰厚馈赠。
最后,要谈谈制度建设。
阿根廷的政治体制继承了西班牙的帝国主义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实施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更多的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财富的创造。
可咱们看看美国的政治体制,它非常幸运地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尤其是继承了法律至上而不是国家至上的观念。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它是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力,其中就包括不可随意剥夺的财产权。
在这种体制的引导下,18世纪后期的美国人就像一个即将脱离妈妈保护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们觉得自己即是英国国王忠实的臣民,但是也应该是和其他各地的英国臣民完全平等的人。
家人之间的争吵就是这样,吵得越厉害,就越不会努力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只顾着发泄越积越多的怨气。
殖民地人认识到一味地向英国人卑躬屈膝只会使他们自己沦为奴隶,他们对这种受奴役的前兆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需要英国的军事保护,因而觉得整个大英帝国对他们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但是独立后的13个州实际上只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盟。更加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也无法制定外交政策,这对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国家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于是,在宣布独立11年后,来自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坐在了一起探讨未来发展大计,美国宪法正式出炉,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除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外,经济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宝,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是在这个时间应运而生的。
书中的内容充分表明,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开放的贸易以及公平的政府将会为美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繁荣,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增强,其思想颠覆了两百多年来指导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
作为“美国金融之父”的开国元勋汉密尔顿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认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只有个人利益才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动力。
他要建立一种体制,一是将个人对私利的追求同美国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二是当人们追求私利时,这种体制也可以使经济活动免受人们自私的做法的拖累。
在这种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为避免政府有动机通过乱印钞票来增加收入,美国的货币制度就规定政府无权直接发行钞票,只能通过国债的销售来获得各个银行所发行的纸币。
可是作为宪法的制定者杰斐逊和他身后的追随者们却坚决反对中央银行的存在,他们希望重走发展农业的老路,同时担心中央银行听命于大银行家,产生市场垄断和操纵行为,并一度解散了承担央行职责的美国第二银行。
同样是美国的开国元首,但由于理念的不同,他们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可最终占上风的还是在汉密尔顿一派,这才成就了后来强大的美国。
不过,随着美国商业的繁荣,人们发现,想要创造自由市场环境、想要提高效率,政府的作用也必不可少。
19世纪初,在蒸汽船发明之后,纽约州对水上航行进行管理,禁止别州船只停靠在自己的水域。出于报复心理,别的州也如此炮制,州与州之间产生了各种贸易壁垒。
直到1924年,法院判定只有联邦政府才有权管理跨州航运政策之后,才开启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后来还成立了州际商业委员会,不但有力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还清除了州际贸易的障碍。
但是美国的绝大多数监管制度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经济和政治腐败丑闻、无数次混乱和恐慌后,在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制衡之下,被逼着完善和规范的。
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伊利铁路公司控制权之争,就是当时金融政治丑闻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政府软弱,腐败现象滋生迅速,掌握内部信息的董事可随意操纵自己公司的股票,甚至可以自行印制增发公司股票,而法官可以接受贿赂、随意颁布裁决。
经过媒体的报道,这场美国商业史上最无下限的股权争夺战吸引了大量民众关注,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总统弹劾案。不过,人们很快认识到这不完全是资本家的错,制度缺失、监督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证券市场的经纪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率先在业内颁布了监管条例,要求那些需要贷款或上市的公司遵守会计准则,并要求对公司账目进行独立审核。
同时,律师群体也开始行动,成立了纽约州律师协会,通过行业组织的力量,来规范法律从业行为,限制法官的权力。
可见,丑闻和危机有时也酝酿着制度变革的机遇,在这些关键的时刻,美国的各个不同利益集团才有可能达成一致,推动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改革。
02 南北战争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为美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独立战争让美国摆脱了英国人的统治,但各州的力量依然强大,当时的中央政府更像是现在松散的欧盟,连收税的权力都没有,要筹集军费只能呼吁各个州凭良心捐款,战后更是落魄到连法国贷款的利息都还不起。
直到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才消除了南部各州的分裂势力,真正实现国家统一。除了统一国家的贡献之外,南北战争作为美国唯一的一次内战,还为美国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证券市场的繁荣。
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南方各州生产大量棉花和农产品向欧洲出口,同时从欧洲进口工业产品。
随着北方制造业的萌芽和发展,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呼声越来越大,在关税上的分歧也最终导致南北双方以战争来一较高低。
战争对物资的大量消耗刺激了钢铁、塑料、火药化工等制造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美国从农业国向制造业大国转型,在经济上对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
同时,随着北方军取得最后的胜利,美国的关税达到历史上的高位,实现了对美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保驾护航。
除了产业转型之外,战争还繁荣了金融领域。当时的南北双方都想尽办法去筹集军费,但北方的技巧明显更胜一筹,政府绕过银行直接向公众销售债券,通过做广告、发传单等方式,鼓励人们把藏在床垫底下的现金拿出来投资,为北方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来源。
也正是战时债券的发行让华尔街在南北战争期间繁荣起来,使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
相比之下,南方的军费筹措主要靠印钱,大大小小的银行发行了超过15亿美元的纸币,严重的通货膨胀逼着人们把可靠的货币又藏回床垫底下。
借助南北战争的契机,1865年国会对混乱的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终止了几千种不同货币混杂而成的货币供应体系,用另一种方式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大事就是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这时候的美国人虽然仍旧生活在大英帝国的阴影之下,但它毕竟开始了从小伙子到平等伙伴的转变。
没有什么比钢铁的发展更能体现国家工业实力了,它的用途相当广泛,对铁路和房地产等其他经济领域的影响也是空前的。
在炼钢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下,钢铁的价格稳步下降。到了19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钢结构,大街上的高层建筑变得很常见。
“摩天大楼”越来越多地矗立在美国都市之中,每年都有新的大楼建成,不断刷新这高度记录。
南北战争后,美国铁路的大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从1860到1900年间,美国铁路总长是40年前的6倍还多,制造业产品的年产值增长了17倍。
在这期间,铁路将全美各地的经济紧密连接在一起,大大小小的城镇几乎都铺上了铁路,大城市通常会有好几条线路。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巴拿马运河将美国家门口的这两个大洋连在了一起,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飞上蓝天的夙愿,汽车开始取代马车成为各地的主要交通工具。90%的美国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先进的文化主宰着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迅速腾飞。
随着美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它的海外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之前还扮演进口商的美国此时已经发展为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商。
到了20世纪初,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翻了一番。据相关史料显示,这一时期的美国出口商品价值较南北战争前是增加了近24倍。
这些变化充分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彻底摆脱了南北战争前的那种殖民地经济的性质。与历史上任何一个50年相比,美国经济从南北战争结束到一站爆发之间的50年,变化最大,成长最快,领域也更加多元化。
20世纪初似乎是美国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始,经济和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铁路总长占到世界总长的1/3,世界钢产量的40%,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实现了以农业化经济为主导转向现代化程度更高的工业化,成为能与英国媲美的世界工业强国。
卡尔·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创造的条件也不是自己选定的,而是在直接遇到的、既定的、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所以,反观美国经济的崛起之路是有其历史客观的必然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就如同我们形容美好的爱情一样,就是刚好在对的时候遇到了彼此,你爱着我,我也爱着你。
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美国遇到了最好的时代,也遭遇了各种危难时刻,但是那些困难都不足以改变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态势,它就像一个出生不怕虎的牛犊一样奋力追寻着关于财富的梦想。
03 为什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不但经济没有倒退反到成为了称霸全球的财富帝国呢?
如果说南北战争让美国立足于世界舞台,那么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就直接促成了美国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领导者。
在这两次战争中,美国远离欧洲主战场的地缘政治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在战争开始时竭力奉行中立主义,避免卷入争端,却到了战争中后期又加入战争,作为战胜国一方享受胜利的成果。
我们先来看美国的制造业是如何借着两次战争的东风在国际市场称霸的?
一战时期,不少原有的国际贸易活动受到了战争封锁的影响,中立的美国趁机在混乱中却大发战争财。
比如当德国的盟友土耳其切断了黑海商业活动,导致俄国谷物出口几乎为零,原来市场份额让美国渔翁得利,迅速占领一席之地。
当英国海军封锁了当时的化工产品出口大国德国之后,美国杜邦公司又趁机收获了巨大的海外市场,战争结束时,其年收益较1913年增长了26倍。
战争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激发了美国的生产力,将美国“做梦都没想到会得到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开发出来”。
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带来了第二次机遇,战前美国还在大萧条的阴影里挣扎,战争产生的巨大需求一举解决了美国国内生产力过剩的问题,美国的经济又一次进入了黄金时代。
同样,美国的金融业也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顺风车快速崛起,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了世界金融秩序的制定者。
一战时期,英法等国家将之前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变现,又向美国政府大量贷款,这些财富并没有流出美国,而是被用于向美国企业支付采购费用,间接地繁荣了美国证券市场。
美国从一个拖欠别国37亿美元的债务国变成了借出126亿的债权国;国民生产总值较一战前增长了21%,纽约取代了伦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到了二战时期,美国的金融业更是发展迅猛。战争将欧洲各国的财富消耗殆尽,而美国则以黄金的形式累计起巨额的国家财富,拥有的黄金储备量达到全球80%,大部分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
美元先是取代了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在二战末期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正式取代黄金,成为各国贸易的通用货币;这在无形中给美国带来了巨额收益。
说完了美国外部环境,我们再来说说经济发展的内核动力——创新能力。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创新就是让原有事物变得更好,它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创造财富的贡献更是巨大。
从最开始的复试记账法、公司法、造船业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开展再到惠特尼棉炸机、珍妮纺纱机促使工业革命的开始。
然后是瓦特蒸汽机、塞缪尔·莫尔斯电码系统、大西洋底海底电缆、铁路、电报、电话、电的发明,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腾飞。
再到供水、供暖、汽车、冰箱、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同一时期,几乎全世界一半的发明创造都在美国诞生,每一次的创新成果,都极大地刺激了生产率的提高,也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另外,商业化创新也并不都对应有形的发明创造,比如组织创新也是一种无形的智力发明,它没有办法申请专利,却成为美国企业提高效率、创造利润的关键。
1913年,福特公司引进了汽车生产流水线,这个设想就源自于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参观过一个肉类加工厂,他意识到汽车也可以借助类似的生产线组装起来,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
通过流水线这一组织创新,福特公司使每一辆福特T型车的组装时间从原来的几百小时降低到93分钟,车辆的销售价格也从曾经的850美元降到了265美元。
到了1920年的时候,福特车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一半,汽车制造也成为了美国第一大产业,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同时又带动了采石、水泥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福特公司的组织创新引发了企业管理领域的重大革命,人们发现,不增加劳动力和资金,凭借组织结构的调整,也能实现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
然而再好的创新也必须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和愿望, 在20世纪20年代,T型车从技术和市场上都已经过时,但福特却拒绝进行改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另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赶超。
通用公司的做法就是成立了汽车的金融服务公司,专门为买车用户提供资金支持,让更多的消费者买的起通用汽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金融服务公司不止提供一种而是一整套车型,从雪佛兰到凯迪拉克这些不同的品牌名称,创造了现在被几代商学院人成为“大众阶层”的商业模式。
毫无疑问,新生的美国市场力量是任何产业都不能忽视的,消费者的需求也将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宰者。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促使美国的创新能力一度领先全世界,这为美国最终成为世界财富帝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纵观美国财富的崛起之路,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的土地资源,更离不开清教徒们前仆后继地在这片土地上勤奋耕耘。
他们为财富的积累搭建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自由竞争、平等权利、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也最终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开辟了一条独创性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