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这篇是王阳明绝笔书信,1528年写于广西。繁忙军务,重病在身,弟子来信还匆匆在枕上回信,为弟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圣学有人接受而欣慰。信中提到向朝廷请假回去养病,可惜病情沉重,未得到朝廷批准就匆匆返回,竟然在途中去世。痛哉。读到此任不住悲痛。古人云官不睬病人,王阳明为朝廷辛苦至此重病缠身,迫不得已提前回乡,居然还有官员就此小题大做,指责守仁,实在是小人之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王阳明为什么在朝廷批准回家的命令没有到达之前,就决定毅然踏上归程。我想除了病情严重外还有他的致良知理论指导。即事来,尽心而已,不必强己之难,荣誉得失。平叛的朝廷任务已经完成了,病情由不得他等待拖延,因此他才回去,虽然没有能坚持回到家乡见亲人最后一面就去世了,好似可悲,然而一路官民得此噩耗,自发戴孝万里相送,古今又有几人?得民心如此,死而无憾。
七、学习处理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再解决细枝末节问题,不能本末倒置,迷失方向。“必有事焉而勿忘勿住”,必有事焉上下功夫,勿忘勿助是解决必有事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如果舍弃必有失的目标,纠缠于如何解决勿忘勿住的问题,不仅陷于细枝末节不能自拔,而且迷失了主要方向,后果很严重,这是致良知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八、集义,其实就是致良知,称为集义,不能让人一下子就看清其核心;称为致良知,即刻就能让人脚踏实地。所以我只说致良知,随时在具体事上致良知,也就是格物。扎实去致良知,就是诚意,扎实去致良知,就没有一丝的意、必、固、我,就是正心。扎实去致良知,就自然没有忘的毛病,没有一丝的意、必、固、我,就自然没有助的毛病。所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就不必再说勿忘勿助了。集义上外搭致良知,不是画蛇添足的问题,而是对集义或致良知学说尚未完全理解,集义的说法不容易抓住要害,而致良知的说法可以让学者马上就可以踏实用功。
九、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主体,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致良知,在事亲,从兄上着力,最易得力,但不能作为定论去教导别人。
十、天下的事虽然千变万化,以至于不可穷尽,但只要用这个侍奉父母、敬重兄长的一真诚恻怛的良知去应付,就不会有遗漏缺憾。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良知,这就是所谓的惟精惟一的学问,放之四海而皆准,用于后代也不会过时的。
十一、诚就是旁道之行,屈曲之防,都是良知的运用,如果一有执着,即一定是其知变小了。
十二、必有事焉是本,勿忘勿助是末,尽心知性知天是本,存心、养性、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已经包含在其中不必另说。如果舍本逐末,在已经包含中再求其他,以求融会贯通,不仅平添许多纠缠不清的想法,而且使用功之心分散,一句话,笃信致良知之学,着实下功夫而已。
十三、遵德性而道问学,自当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