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经常收到一些公众号采编的简信,
“我能转载你的文章《XXX》么?”####
我想用这篇文章回复接下来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
“不能。如果你不告诉我,我能获得什么,就不能无偿转载我的文章。”####
我不是大作家,没有名气,但是我的时间就一分钱都不值么?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咪蒙老师那本听名字就让我嗤之以鼻的《我喜欢这个功力的世界》,我一直以来对她没有一丝好感,觉得她是“功利”的代名词。
但是这四个月在简书上写作的经历,让我有些理解她了:当我一次次被提出无偿将文章转载到其他人的公众号里,有的还有广告转化,而我没有一分钱分成的时候;当这些采编连一个赞都不舍得给我,一元钱打赏都不舍得付出的时候;当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去打“抄袭”官司的时候。我意识到,
“不劳而获”思维在国内的互联网环境,是多么的义正言辞,仿佛劳动者要回报才是错误的。要是都不好意思开口谈“钱”,那劳动者都饿死了,不劳而获的风气,一定会大肆风行。
和不劳而获的世界相比,我更渴望一个“功利”的世界。没什么交情的人谈合作,难道不应该双赢么?难道不应该交换么?而这个时候,有什么比直接给劳动者带来实惠更有效的?总有些把“无劳而获”当人生信条的人说:“XXX一出名就变坏了,开始认钱了。”按他们的逻辑,世界上的人,都得给他们免费服务,才是没有变坏。
有一种采编,虽然没有打赏,但是我考虑跟TA合作,因为TA内心深处,有交换的概念。而不是自私的只想占别人便宜。
他们会这样和作者说:“你好,XXX,我是XXX公众号的编辑,公众号有XXX用户,我们会将作者和文章出处在文章开头标注,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转载许可。”
这句话说明什么?虽然没有给你打赏,但是可以给你带来粉丝。这也是交换。
无独有偶,有一次听秋叶大叔的网易云课堂课程,《如何与优秀的人做朋友》, 主旨思想就是:“交换”。用你有的,换优秀人身上你没有的。没有“交换思维“的人,永远都不能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只会被牛人拉黑。
前些天,我为一个产品写了广告文案,但是稿费在2天后还没有打来。换做以前,我只在心里暗自骂对方,但是当面却不好意思说。但是昨天,我理直气壮的说:"XXX您好,我检查了下支付宝,确认没有收到稿费。"是呢,我写文案,拿稿费,有什么畏畏缩缩,不好意思的。没想到,对方立即道歉,说这几天实在太忙忘记了,然后马上给我打钱过来。
如果我没说,那么我收不到钱,我还会给对方贴上不给钱的标签,并且终止合作。这件事情让我特别自豪,我终于敢谈钱不伤感情了。
如果员工都不提涨工资,那么老板永远不会主动给涨工资;
如果都不跟亲朋好友要债,那么亲朋好友借的钱就会一拖再拖(利息都没要,他们还会觉得我们要钱是我们不对);
如果创作者永远免费让小号转载,没钱没流量,那么创作者没等出名就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