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的第一部分关于未来学习形态的的读书笔记。对于未来的学习,或许会想到由被动到主动,也仅仅只会想到这一点。书中较全面分析了学习形态。
从隔离式学习转向参与式学习
在隔离式学习中,学习者只是学员的身份,被动地从老师或导师那里获取学习内容,而在参与式学习中,学员会以某个角色进入过程,使得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导师之间能够充分地互动,学员本身也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主体。
一个人走的快,许多人走的远。人本来就是群居的生物,所以合群协作是必然的。扯远点,以前的封建时代,以师为尊,绝对的服从。也意味着多数的学生是惧怕老师的,而更多的时间是在背书,隔离式学习。改革开发后,教育一直课改,渐渐的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讨论,去参与。而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人们参与各种在线教育,在线交流。而线上的教育可以算是往服务发展,老师可以在线解答,交流。一群学生聚在群聊。以前的书本,线下课堂局限太多了。
从内容学习到基于挑战性任务的学习
随着人们原有知识结构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大,教育背景越来越多元,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已经无法单纯依靠“阶段”或“岗位职级”等维度线性地划定适合一个人的学习内容。按照规划好的内容来学习,会逐步转向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性任务中学习。
本来给知识分阶段学习,这本身就不是非常科学的。比如说各种版本的中学课程,不同的知识点排序就不同,甚至会到不同的年段当中。本身这些分阶段的内容也是基于学生成长的一种以为科学却相对模糊的分段。随着这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了,就更难分内容了。
本来课程分章节是为了可以让学生渐进,便于消化吸收。可在有些人眼中却成了阻碍,说那还没交呢,不会,可实际上下一节不过是对前面的补充应用。在挑战中学,去激发自己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多数是自己已经会了,却被忽略了。
从向过去学习转而向未来学习
向未来学习,不是从书本中学习,不是听取他人经验介绍,不是学习一个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体系,而是将自己投入到当下真实的场景,如走到用户身边,去感知、去聆听、去思考、去创造、去检验和修正想法。
对前人创造的巅峰的无限崇拜就是对自我向前一步的最大阻碍。前进和创新的最大阻碍,往往不是能力,而是“信念”和“意识”
其实向过去学,我们学的也只是皮毛,依样画葫芦罢了。最可怕的是学了个毛坯却对其崇拜到了执迷不悟,那样只会阻碍探索,学习。
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最核心的思想有三点:一是“带着意识”去做日常的工作,这个意识可以是个人期望养成的一个工作习惯,也可以是想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二是基于任务的学习,即在做中学,过程中不断地听取他人的反馈和给予他人反馈;三是及时总结和反思,最好能够把经验抽象提炼出来,更好地内化以及分享给他人。
被动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入门,但学的不会精,也不会远。只有意思到了要自主学习,学习才会远。现在很多的学生大多都偏被动了,考个试都要什么奖励;做个作业,都要别人看着......
从向外学习转而向内学习
一味地向外部取经、向过去的经验学习,会阻碍自我原生的洞察力和创想力,只能在原地画一个更大的圆圈,却永远无法在最高点突破。
要保持敏锐的觉知力和好奇心,带着意识去认知自我和觉知他人;其次,投入、参与乃至沉浸;再次,拥有创造力自信,敢于尝试;最后,勤于总结和反思。
这点可以算是对前面4点的综合。向外学习不过是跟着别人的路走,最多也只会走到别人走过的路,是走不远的。而向内学习,不断成长自己,不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这样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