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福临因身染天花病逝了,代替他继承皇位的是8岁的皇子玄烨。
玄烨能登上皇位,不仅归功于自己曾经得过天花,还要多亏了一个人在背后的帮助,此人就是汤若望。
汤若望,一个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被朝廷请入宫内,成为一名钦天监官员。
顺治帝临终前,在两位皇子之间犹豫继承人选,便传汤若望前来商议。汤若望知道一旦染过天花就不会再有危险,为了以防万一,也为朝局安稳,他进言已经得过天花的玄烨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康熙皇帝。
汤若望在明朝时就已经入宫了,他的数理天文学知识深受朝廷的赏识,他曾精准地预测出两次月食出现的时间。
明朝灭亡后,清廷得知此人学识渊博,便让其继续在宫中留任。顺治帝在信佛之前很受汤若望的影响,对天主教尊崇有加,只是到后来才转而信了佛教。
汤若望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户贵族家庭,为了传教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47年之久,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
他曾受崇祯皇帝之命成功造出大炮,也帮助朝廷官员成功编纂出新的历书,后来还借助自己的名望积极传播天主教,收获了很多信徒,并且在清政府的帮助下重新建造了教堂,他在中国的传教无疑是成功的。
只是后来顺治帝去世,因遭人弹劾,汤若望等其他钦天监均受到惩处。有的被驱逐,有的被杀,在孝庄太后的帮助下汤若望才得以豁免,但没过多久便因病去世了。
孝庄太后和汤若望也有不小的渊源,孝庄太后的侄女也就是顺治帝的皇后曾久病不愈,在汤若望的帮助下才成功活了下来,因此孝庄太后很是感激, 还将其认作“义父”,而顺治帝也称其为“玛法”,就是满语里“爷爷”的意思。
顺治帝对汤若望很是特别,他免去了汤若望的跪拜之礼,若是汤若望想见他,随时都可以来找他,无需传唤。在此之外,顺治帝还授予他钦天监监正的职位,官至正一品。
后来康熙帝即位,为其平反,重新将他安葬在了同样来中国传教的利玛窦的墓旁。
这位老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留在了这里,终身都没有再踏上祖国的领土,也在中国浩瀚了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