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过了25岁就意味要抉择、思考、承担责任、计划人生。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你你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路要怎么走。而一直恍惚、迷茫、徘徊不定下去,自己终究会为这份迷茫买单。
我时常想,如果我早些明白人生的意义,我说什么也不会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这个样子吧。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却以为自己是个可以为了理想而置身事外的人。其实纵观自己这二十多年的人生,我并没有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选择理想,而始终选择了一个自认为保守的方案,但我在现在也越来越明白,你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附上一个万无一失的保险。
如果为了理想,我高二时就应该选择理科,因为我自己也从内心里认同一个观念,那就是天生内向的我,怎么适合文科呢?可因为害怕啃硬骨头,而放弃了化学的我,像找到了可依靠的大树一样毅然决然。当我灰溜溜地踏进历史班的那一刻,我觉得有点抬不起头。
事实证明,我的高考分数离我自己的预期还差很多。但好在老天眷顾我,让我打了擦边球,考上了一所普通的985院校。
在我经历了大一的学习后,我明确地知晓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我认为的管理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可我因为嫌麻烦以及害怕面对考试而放弃了转专业的机会。其实那时候的转专业考核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但因为保守,我放弃了理想。
在胡吃海喝加任意放肆的大学几年过去之后,大四即将来临,我又开始惶恐。以我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信念,我是不适合继续读研的。但因为我大学期间实在太普通了,实习、奖学金、社会实践什么都没有。出去找工作的话没有任何优势。为了家人及自己的面子,我选择考研。
我的理想是考去省内的高校,毕竟考研考去好点的学校也是理所应当。但事实证明,我胆怯了。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我预估自己考不上。周围同学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学渣,他们却希望通过自己一年的努力考上清北或者复交。可我迟疑了,如果失败了,我这岂不成了无业游民了吗。害怕面对失败,我选择了考本校本院。
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考研热门专业,分数很高,我又一次动摇了。决定考本院另一个冷门专业。虽然我面试得很差,笔试分数不高,但因为受到本院老师照顾,我还是顺利进入了硕士阶段。
因为硕士阶段自己所学的专业极具理论性,相比本科的专业更加难找工作。因此硕士期间我还是恍恍惚惚,不知自己应该做什么。到了研三的时候,自己的导师突然荣升为博导。得知这个消息的我,又开始打读博的主意。但因为我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考外校博士十分困难。自己联系了几个老师,最后也是无疾而终。后来我又被自己的保守信念给屈服了,考外校肯定没有把握,考自己导师的话肯定没问题啊,因此我决定考自己导师的博士。
导师也算照顾我,给我安排到新开设的专业去读。在我开启博士生活的时候,我心中其实已经有所恐慌,因为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心里完全清楚。我明确地知道,我只是想混个毕业证以后好进高校。但我那时候并不知道,博士是有多么难毕业。即便身边总有些N多年没毕业的先例,我却自以为天高皇帝远,那种事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但博士几年,我过得并不开心。因为25岁之后,现实会逼迫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再也不可能甩甩袖子,一副我还小,你们都要让着我的态度。25岁之后,你不再是小孩子了。事实证明,这几年我既没有放松地玩,也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更没有在学术圈做出一番事业。时间就这样流逝了,我却依然困在学校里。眼看着明年我的补助就要停发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我时常想,如果硕士毕业我没有读博,而是去了很不起眼的地方工作,我最起码有着一份收入,可以不用时常担心自己要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是的,很多人觉得我没必要担心,哪怕我博士没毕业没有收入,我依然有男朋友,有父母的支持。昨天老母亲碎碎念地说,要给我一万块钱,就是这样,衣食无忧的我,过上了啃老的生活。男朋友在了解我的情况后,从不敢质疑我半点,每天给予我的都是向上的鼓励。
总的来说,我的理想配不上我的能力,我的短视让我没有长远计划。我一方面不愿意拼搏,另一方面又想坐拥名利双收的好事。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经历了黑暗与努力呢!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我为什么读博我心里也非常清楚,我还适合不适合做学术,我心里也非常清楚。我其实是一个很懒惰很害怕不确定性的人,我确实不应该再继续念书了。我真的很需要进入社会去历练,才能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