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务实之举破“形式主义之弊”。
调查研究要身入心至,摒弃“浅尝辄止”,力戒“脚尖上的形式主义”。“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党员干部的真知灼见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想破脑筋得来的,而是“踏破铁鞋”走访出来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往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走,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调研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提高解决好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调查研究绝不能“变味走样”,要杜绝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多内容少,防止陷入“脚尖上的形式主义”。
推动发展要求真务实,摒弃“一曝十寒”,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式主义如“野草”,具有反复性、易反弹的鲜明特征,一旦放松警惕,那么它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要着力完善考核办法,推动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要尽量减少发文数量、发文频次,狠刹会议泛滥之风,既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办事,又找准政策要求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切入口,不断寻求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最优解,防止陷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检视整改要锐意进取,摒弃“口若悬河”,力戒“舌尖上的形式主义”。“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任何不追求成效的工作,都是“无用功”。要坚决摈弃“还不错、差不多”的自嗨自满,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准确看待“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守牢思想防线、行为红线。要以“精益求精、进无止境”的匠心追求极致,大力发扬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时代新风。坚决杜绝整改“走过场”、责任“挂空挡”、执行“打折扣”,防止陷入“舌尖上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