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一次又一次地被教导:“要保持耐心!不要猴急!不要三心二意!”以至于人们对耐心这个概念的理解普遍倾向于忍受无趣、承受痛苦、咬牙坚持、硬扛到底。
总之就是用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明自己意志力不强。
这其实是对耐心最大的误解。要知道耐心到底是什么,得先弄懂我们人类的天性。这又回到我们前面共读的内容。
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
比如小婴儿理智脑未发育完全,就会饿了哭,开心了笑,而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要理解耐心,除了了解我们的天性,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外部的客观规律。
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而不是一味去反天性,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常见的规律。
对于任何没有特殊资源的个体或群体来说,选择正确的方向,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且持续刻意练习,早晚能有所成就。
第二个:舒适区边缘。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复利曲线和舒适区边缘组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在宏观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
第三个:成长权重对比。
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第四个:平台期。
它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即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
我们也会明白,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那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拥有耐心呢?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实际上还有最高级的方法: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