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假的这几天,我几乎全搁医院耗着来着。两家医院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现在眼不瞎耳不聋牙口倍儿棒(终于可以学习了)。不仅人得到了医治,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8点多钟,走在三零某医院的院子里,几乎见不到人,一路上到四楼四周一直很冷清,楼内天井挨着一面玻璃墙,阳光果决地照进楼里,一尘不染的设施闪闪发光。直到走到口腔科候诊大厅才见到来来往往的患者和忙碌的医护人员。
护士姐姐带我去找医生。这还是我第一次走进牙科诊室。整层楼被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里的屋子全被打通,又被分隔成数不清的格子间。白色调的墙壁,仪器和医生的服装塑造了一个澄明干净的环境。九曲十八弯后,终于找到了医生。
医生年轻而英俊,还没到工作时间但他的无菌帽和口罩已经就绪,白大褂洁白平整。(简直是韩国水木剧的现场版。)
每每看国外的医疗剧,总会升腾起对他们医疗环境的羡慕之情。但今天,我对国内的环境多了一分理解,更多了一份骄傲。我们的患者生活条件不如国外,健康状况不如国外,为了医治尽可能多的人,医疗环境便不能做更多的要求,保障有序的环境并不难,但绝不能用患者的生命去换。我忽然的看见了医疗系统以外的有机部分,人心。
如此看来,医院是最温暖的地方。
去同仁看眼睛,大厅里挤满了小孩儿,大人,走廊亦是。休息的座椅被改成快散滴眼药的地方,我们犹如生产线上的产品一般排队走来走去,耳边响的尽是些“请第xxx号到xxx诊室就诊”“下面开始滴快速散瞳药水,八小时内不得...”“往前走,快往前走”
在此时,便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客身份,医院仿佛一个中转站,有毛病了就去回炉一下,至于能不能重新出来,该去向何方,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世上的人何其多,你不出来总有别人出来替你做事,这倒不用担心。
如此看来,医院又是最冷酷的地方。
冷酷到一视同仁,你所拥有的一切并不能使你在生命天平上比别人多得到一块砝码。无可回避,唯有以正面迎接。
这样的矛盾的医院,不知为何却越发吸引我,吸引我走入其内部,与它成为一个整体,去充实它,使它焕发更多生机。
后记:散完瞳眼睛不能聚焦也不能见光(这不是废话么我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所以我只好走盲道。可是盲道上摆满了自行车!于是一路上走得胆战心惊,盲人兄弟太不容易了。
贺岁篇写医院有一点点诡异,别太在意这些细节啦!祝各位筒子鸡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