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不仅仅只是一个赌博游戏,它本质上应该是潮玩的大众化。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盲盒这个玩法让泡泡玛特从亏损到了盈利,并实现如今这么大体量的市值。
为什么盲盒这个玩法有如此大的能量?
我们通常会认为盲盒的玩法具有成瘾性,所以会增加用户的复购,从而导致泡泡玛特的爆发性增长。
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我们先看一下几个数字。
泡泡玛特的营销费用
泡泡玛特2017,2018,2019年的收入分别是1.6亿,5.1亿和16.8亿,而广告费用分别是259万,1069万和4600万,约占收入的2.7%。这就几乎意味着泡泡玛特作为一家零售消费品公司,完全不是靠营销做出来的增长。
一般来说类似的消费品公司,至少要花费收入的30%~50%砸在广告上,才有可能驱动这样300%以上的年增长率,而泡泡玛特只花了不到3%,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它到底如何做到的呢?
泡泡玛特的视频流量红利
在抖音上搜盲盒,能出来无数的视频,点赞超过100万的都有不少,这意味着播放量至少有千万级别了。另外,点赞数十万的视频更是无数。
同样,B站上盲盒相关的视频也有许多。甚至有明星(尹正)也拍了一个拆盲盒的视频。
这样的情况,在微博、小红书上同样存在。
这似乎是可以解释泡泡玛特为什么在广告上如此低的投入,却有如此高的增长了。
我们可以推论,盲盒这样的玩法天然自带社交货币,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流量货币。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
盲盒的玩法话题性很强,有故事性,跟UP主们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能做成各种各样的丰富内容。
比如:这个UP主买10个来拆,另外一个UP主就可以做个视频买100个来拆。拆盒本身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中间又能插入很多个人的创作发挥。
因为盲盒拆盒有很高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人们也比较喜欢看,从动则数十万的视频播放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只要是人们喜欢看的视频,UP主们就会主动的制作。
在盲盒之前,人们还喜欢看一种视频 - 开箱视频,这是一种在视频中拆快递给观众看的视频。人们似乎能从UP主拆快递的过程中体验到快感,好像是自己购物一般。这在心理学上有个特有的名字,叫镜像神经元。这大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看拆盲盒了。
这些小玩具设计的又十分具有观赏性,这样会显得UP主很时尚。UP主们又会更加的喜欢做这类视频。
这类内容很容易引发观众评论互动,从弹幕上满屏的“欧气!!!!”就可以看出。这也会进一步触发视频平台的算法,分配到更多的流量。
所以我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归因于赌博的属性带来的高复购,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其玩法天然自带流量货币,又踩中了视频和短视频的红利,从而给泡泡玛特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这相当于节约了巨额的广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