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宁都回到赣州的时候,搭定制车,定制车的师傅提前半小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6:30左右他会到医院接我。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前的师傅快要到医院门口的时候,会提前给我打电话,让我下楼等车。所以这次我也在楼上等着师傅给我打电话,又根据以往的经验,有的时候师傅会在宁都县城里面接人,时间算不准,然后会晚点,所以我等到6:38的时候,师傅给我打电话。他问我为什么还没有下来,他已经到达了医院门口。我告诉他我马上就下来,我以为他会提前给我打电话。然后我就一路小跑的来到了医院门口,我一上车就解释,因为之前的师傅会提前打电话,所以我就没有提前下来。师傅带着责备的语气说,“我已经跟你说了6:30左右会到,你就应该早点下来。”我又跟他争辩了几句,“因为以前的师傅会在快到医院门口之前10分钟左右给我打电话……”还没有说完,师傅就冲我嚷嚷:“别说了,别说了,别吵了。你要不要打发票?”我被他堵得哑口无言,生硬地回了一句,“我不要打发票。”我感觉到我有一点愤怒的情绪,其次是又有一点恐惧的情绪。本来想要继续和他讲清楚道理,但是转念一想,他正握着方向盘呢,还是不要跟他计较。我观察我地情绪,在身体上的感受是后背发紧,我允许自己体验情绪,体验身体上的感觉,很快我的情绪稳定下来了。
然后我问自己,师傅为什么会生气呢?我的解释可能让他误以为是对他的指责,让他觉得他没有以前的师傅那么细心,因为我反复提到以前的师傅会提前打电话让顾客下来等。他把我的解释误以为是指责,就自然会不耐烦。那我为什么要解释呢?我很害怕被别人误会,我很害怕给别人造成麻烦,所以就条件反射的解释我的行为。如果是一个不害怕被别人误会的人,一个不那么怕犯错,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接纳度的人,遇到今天这种情况,他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他可能会更加淡然的一笑了之吧。他面对师傅的指责,可能会平和的说,“哦,是的,如果我能提前下来就好了,您和之前的师傅的接客方法不一样。”
再回过头来观察我自己,我习惯以前的师傅提前10分钟左右再给我打第2个电话,面对新的师傅,我以为他也会同样再提前给我打第二个电话。我们很容易把以前习得的一些认知、习惯,延续到现在和他人打交道过程中,误以为对方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来和我们沟通。事实上,对方并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吸取教训,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件,我要提前和对方沟通我的需求,比如说今天这件事情我可以提前和师傅说“师傅,晚一些,你快到医院的时候再给我打个电话,我就下来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