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隔壁有个老太太,她岁数没有我奶奶大,但是辈分大,得跟她叫太太。这老太太厉害,每天都听不见老头说话,竟是她骂那老头儿的声音。
她儿子是个近视眼,戴个大眼镜,在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比较少见。她有个闺女嫁到天津,据说找了个有条件的残疾人,为了钱。然后在超市谋了份差事。老太太就不得了了?好像扬名立万了似的。
我五岁那年她儿媳妇坐着高头大红马从隔壁村嫁到他们家。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别说多漂亮。就是不知道图他儿子啥,又穷又瞎(近视)还有病。感觉喘气总是打鸣似的。
他家没有多余的房子,只有三间屋,坐北朝南。西屋住老人,东屋住新妇。中间一个过道屋做饭,一边一个灶台。过道屋是前后都有门。前后也都有院子。这种住法其实很拥挤,也会生出矛盾。一般家庭都会给儿子另盖新房。只是九十年代还没有大规模普及,他家就是少数没盖的一家。所以,从外在条件看,真心觉得媳妇儿下嫁。
开始几天还算和睦,在一起吃饭,没过多久就分开做,分开过了,虽然还在同一屋檐下共用一个过道屋。每天只听见老太太絮絮叨叨骂,骂的难听,夫妻两谁也不接言。
后来有了娃儿,老太太每天带,但还是嘚啵嘚的骂个没完,那话音是在邀功。媳妇儿还是不说话,儿子回怼她。不想带就别带!老太太就怀疑是媳妇儿撺掇的。从此骂儿子没种,媳妇儿都管不了。骂老头儿不帮她出气,让老头儿打儿媳妇。老头儿还是不说话,也不听。她到处讲媳妇儿坏话,败她名声。媳妇儿还是不争不辩。
有一日,年轻两个下地干活儿,我在后院玩儿,他家后门开着,我看了个全程。年轻夫妻俩前脚一走,老太太搜一下窜到人家那屋,翻箱倒柜。她不会是想偷东西吧!
还有一日,相熟的几个坐同一架牛车去赶集,他们去买东西,运回来放车上让我看着。为了鼓励我这个小孩子,她媳妇儿切了一片西瓜给我吃。我先放那里了,一会老太太来了,三口两口把我西瓜吃了,然后开始翻她儿媳妇儿的包。一会她媳妇儿回来,我告诉她了,她说她远远的啥都看见了。
老太太还会在挂历上标记她儿子儿媳妇哪天买了西瓜,一桶油吃了多少天等等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甚至人家在屋里看了什么书,她也向外面去宣传,添油加醋。把他们的情况都曝光。
有一次把媳妇儿惹毛了,骂了她半天,然后两口子在村最南头盖了个院子躲老太太远远的。从此以后不登她的门。她每天骂老头儿,老头儿也不说话。他们白天出去捡破烂儿换点钱花。但村里竟无一人说媳妇儿不好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