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是来自作者【白一喵】的精华文章,里面写到可以从三个层面,以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例,锻炼自身的全局观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很多人做事情的时候,只关注这件事情怎么去做,做完就好了,没有想过这件事情是因为什么而做,很少一步步的往上挖原因。
也没有想过,除了当前的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或者是能不能跨领域的利用这个方法,做到思维发散、举一反三。
要具备以上的这些思维,是要去刻意练习的。那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训练这种思维?
我认为白一喵提出的这个思维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种思维高度。这个工具就是,向上、向旁、向下。
向上,是指进入全局、抽象层面的讨论。
向旁,是指在同一个层面上,其他方面的讨论。
向下,是指关于细节、具体层面的讨论。
——白一喵
举个我最近工作的一个例子。
上级派给我一个需求,就是在会员卡备注,即会员在开卡/用卡的时候,增加一个备注的功能,可以用来记录客户在某些时候是怎么使用会员卡的,或者这张会员卡,相对于客户来说,适用于哪些服务?
我们利用上面的思维工具来分析一下。
先向上思考,进入一个更大、更抽象的分类里。比如说,在这个例子里,【会员卡备注】可以归类到【业务场景】里。
接着向旁思考,找到同一信息层级里的另一个例子。比如说,其他功能是不是也存在这种,出现多个信息项时,分不出之间的区别?
然后向下思考,进入更局部、更具体、更细节的层面。比如说,会员卡备注,在哪些页面有涉及到,需要修改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思维之间的差别很大,要专注训练的地方自然就会不一样。
向上思考,更多的是专注战略层面上的思考,有大局观。
这个层面的训练,很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认知高度的提升。
向旁思考,更多的是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
即你看到一个事例,一个商业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它和你现在在做的事情有什么关联,能不能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把关键点平移迁移到你的事情上。
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创新。什么是创新,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创新——不按套路出牌》
向下思考,更多的是专注具体、细节层面。
比如客户反馈给你一个需求,要根据需求反问他的问题所在。用 5 Why 分析法,一步步追问细节,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最后,如果你想锻炼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向上、向旁、向下是一个不错的思维训练工具,它就像行业分析框架(上游、中游、下游)那样,能让你对一件事情有全面的了解。
那些大企业的高管为何能做到高管,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思维,对行业有深入思考,掌握了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才能正确的指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