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你们对校刊报纸的了解有多少呢?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通常笼统地称“报刊”。
我们最先获得新闻信息和身边事物也是从一份报纸开始,它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但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播媒体受到了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并不是说所谓的“报纸”不好,而是我们大众有了更加便捷、优质和适合当代生活习惯的选择。
其实在我们异议之余,还是有很多人在关注报刊这回事的,还有很多学校在坚持组织这类活动。比如每个星期都会把最新的新闻和活动招贴在公务栏里,只是我们很少去关注。
那么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看看报纸的内容了呢?前两天有个朋友和我说,他通过一份报纸,而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好像错过了很多东西。一份报纸,承载了太多有分量的东西。
尤其是报纸上“校园生活”这一板块,许多个用心投稿的作者,铸就了一份有力量的期刊。上面有一篇《一宿舍6人全部收到高等学府offer》,相信很多人之前就从微博等通讯看到这个新闻,但是我们只是刷微博,一下就划过去了,而报纸却记录着一切,让人更加深思。
大学,有这样一帮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的舍友是幸运,但假设你与此幸运无缘,即使孤身一人,也要笑对明天,脚踏实地,心中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在人生这片大海里,掌好自己这艘船的舵,最终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谓的合群,是要有方向的。
02
突然觉得自己这三年的大学生活,好像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去了。大学,考验的是你抵制诱惑的能力,它就像是个小社会一样,我们孤身一人,远离父母,掌管自己的经济大权,自由支配行为。
形形色色的诱惑就像一个个拦路石,阻挡着我们上进的脚步,一日一日的娱乐化生活消磨着我们的认知力、学习力。
当有一天,你觉得自己不读书也没什么所谓,再难以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做好一件事,这便是堕落的开始。其实堕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堕落,不想改变自己不堪的状态。
大学之前,我们怀揣抱负,嘴上虽然说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心里却很是期待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那时,我们被繁重的课业压得难以喘息,却莫名热衷闲书,平时大家都会买几本杂志像意林、读者、哲思之类,在课间的几分钟读上那么几篇,也会在图书馆偶尔开放的日子里,冒着上课迟到的危险,借几本像《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古代物理》的书。
那时,我们对学习充满激情。老师们总是说到了大学你们就自由了,就解放了,你们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可是想想那也是再也没有人会叫你认真听课,你可以坐在后面玩游戏,坐在后面睡觉,再也没有人会把你拍醒,叫你起来站着。也没有人会叫你做作业,只要你期末及格就好。不再求高分,也没有了拼劲。
大学生活,关键在于自律问题。
03
大一刚进来那会,对向往的生活特别好奇,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然后开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加入学生会。可是现在回想一下,学长学姐当初特别热情的邀请你加入他们的社团,交社费。刚开始大家在群里面很活跃,聊了很多很多。
而新鲜感只是一时的,过了一段时间,群里安静了,也没有所谓的组织活动。可能只是我的大学这样吧,错过了很多。而且班级活动也只是停留在大一的元旦,之后再也没有班级聚会过。可能真的很难相信吧。我觉得如果要进社团的话,首先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来,不要盲目跟从。
大二开始变得安逸。因为大一玩够了,觉得大学也就这样吧。是很轻松,自由,没人管,就算有了周末都开放的图书馆,却失去了那种学习的欲望。我们宁愿窝在宿舍里打游戏,也不愿坐在图书馆学习。
没有任何规划,对任何事都麻木了,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每一天。每天几节课上完了之后,就宅在寝室里看电视剧。知道了学校的套路,就开始不上课。其实说真的如果在大二还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而是一而再则三的这样下去,确实没意义。
我还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当老师布置了作业要下周交的,少有人会第一时间去做,多半是耗到最后一刻,然后问问周围的人:作业做了吗?没有。
“好巧,我也是”。这样形成了心安理得,别人都没做,我就不急了,在最后一刻熬夜吧。
很多人说:好不容易拼过了高考,却死在了大学 。
我们的问题关键在于读书少,想得太多。如果你真的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就多看看书吧,什么类型都可以,关键要看的进去。
韩松落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一定要乱看书,乱看电影,乱谈恋爱,使劲地经历无用的经历。因为吃了10个大饼才饱,不能归功于第十个大饼。”未来人生的路真的还很长,但重要的是你现在正在选定的方向。你现在写下的每一笔都是伏笔,走过的每一步也都算数。
知乎上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蔡康永也说过:为什么我常鼓励大家读书?因为我们的人生非常有限,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经验,看到别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人生长什么样子,就会培养出一种抽离的能力。
04
我们会羡慕没有上学的同学,因为他们开始工作,挣钱,养自己,时间自由。而我们天天在花钱熬日子。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要面临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家庭等,他们也会羡慕你,大学多好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开阔视野。
其实每个人处于不同的阶段,会经历不同的事。不用羡慕别人,把当前的事做好就行了。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看到的价值也不一样。
大三大四开始迷茫,彷徨,安慰自己走一步算一步吧。不知道毕业之后何去何从,看着身边同学有的准备考研究生,每天早出晚归,背单词,刷题。有的准备考公务员,还有同学开始找公司实习,一天天忙碌而充实。
而自己呢,好像已经养成了颓废的习惯,感觉身体都麻木了。也有人问,你怎么还不实习啊,是因为害怕,自己什么都不会,在学校也没有认真学。怕被嫌弃,不敢迈出第一步。
你要知道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在学习的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最后熟能生巧的。所以不要逃避好吗?勇敢的面对。如果现在不开始实习的话,不出去锻炼。等到真正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更大,到时候要面临更多的压力,也会后悔挥霍了青春和时间。
前几天有个学妹说她从网上买了一份期末作业,因为不想花时间做,网上别人做好的多方便啊。可是,当她把作业给老师看的时候,并不满意。而且要她重新做,我在想如果当初自己用心去做的话,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
她很后悔,因为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做完了,而她要重新开始,首先浪费了钱,现在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落得两空。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大家好像习惯了花钱买作业,而不愿花时间去研究,自己去完成一套作业。之前老师也说过:如果你们现在不好好学习专业的话,毕业设计你们就要花更多的钱来填补这个“坑”。
刘同说: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如果你和别人都一样,为什么被选中的那个人必须要是你?你得和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不是让你糟践自己,特立独行,行为出格。“不一样”是指“好得不一样”,简历更精彩一点,表达更从容一点,说话更准确一点,钻研更深刻一点,看法更客观一点。一点一点,就会和别人不一样了。
05
我始终相信,无论你现在多少岁,无论你正在做什么,无论曾经如何,而未来又可能会如何,只有此时此刻的时光才是具有最大价值的。所以,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活成理想的自己,别再犹豫,也别害怕,勇敢去做吧。
你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在大学希望你明白这些道理。
1.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主线是什么,才不会糊里糊涂的。多去图书馆,寝室是堕落的温床,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2.一定要多读书,多旅行。正所谓,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多读书,增强思维能力,培养一些兴趣。
一定要在大一大二好好规划,知道自己要考哪些证书,不盲目跟随。知道自己到时候是要考研,考公,还是工作,这些都很重要。
3.可以去找有关自己专业的兼职,多积累经验。把专业知识巩固好
4.坚持早睡早起,坚持跑步锻炼,这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习惯。
5.一定要学好英语,虽然不是必学的语言,但是在以后你会庆幸自己能和老外交流,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在工作上也有帮助。
6.间歇性踌躇满志也好,持续性混吃等死也罢 ,都希望你能明白人生很长,可是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四年你可以挥霍的。要明确方向,好好学习。
我很喜欢的编剧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里说:“学校教不了你人生观,也教不了表达方式,这些东西教不了,但是大学非常重要,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你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这段时间形成的,但是不能指望谁能教育你,或者从谁那儿得到启发,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
最后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珍惜身边人。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