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奇遇人生》十段旅程,耗时5个月,跨越7个国家,途经30多个城市,传递了十个泪点与笑点并存的故事,这档 “宝藏综艺”近期一直保持着居高不下的热度,每一趟全新的旅程与对话都能引发新一轮关于“人生”与“生命”的思考。豆瓣评分高达9.1分,《奇遇人生》向我们展现了一档原创纪实综艺的高热度和好口碑。
真诚和纯粹是这个节目最大的力量。“舒服”是《奇遇人生》带给观众最直观的一个词,没有刻意制造矛盾冲突,也没有夸张的综艺效果,整个节目就是轻轻柔柔地给你讲一些关于生活的道理。春夏发脾气怒怼导演被原封不动地被剪进了正片里;毛不易在疗养院坦诚实习过程中看到过数百个在他面前死去的病人,但第一个人是他的母亲;“高傲”的赵立新黯然承认他在面对亲子关系时无所适从,跟孩子走得不够近;冷静客观的陈学冬面对隐忍坚强的父亲终于也忍不住哭了,我们才知道在他倔强不肯认输的外表下,有多么渴望一个疼爱他的父亲……真实可能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但正因为有软肋有缺憾,才真的鲜活,才是活生生的人。
在《奇遇人生》里,他们去到宏大的大自然,探索未曾发现的奇妙,也去到疗养院,直面人的生老病死。追完龙卷风的最后,春夏和阿雅一起体验了滑翔伞,滑翔伞前春夏突然沉默,陷入沉思,导演问她在想什么,她说她在想爱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空隙都拿来想我们爱的人吗”。
离开大自然,在台湾疗养院,毛不易帮失智症患者做康复训练,与音乐治疗师一起唱歌给他们听。严奶奶跟毛不易说,他们都凋零了,隔几天就会有人不见了。生命的凋零让人心惊,这一趟旅程里,毛不易说给自己也说给所有人:“时间是洪水猛兽,在时间面前,能做的只是尽心,能尽一点是一点,能做一分是一分,能帮一个是一个。”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生的旅途上不仅能够邂逅奇遇,也能与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不期而遇。
生命是一个太浩瀚的词,在自然面前,我们是如此的渺小,生而为人,当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节目播出后,有数据显示,这档每周二晚八点在腾讯视频播出的节目,播放量与评论数会在深夜陡增,是其他时间段的两三倍。这是一档适合一个人独处时的综艺,不便与人热烈而大笑的讨论。它没那么浮躁,也没那么娱乐,夜深人静时与自己对话,能暂时抛却俗世里的烦恼与杂念,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也是这档节目带给人的一份心灵寄托。
豆瓣有句评论:“偶尔看到的好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奇遇人生》有一种很干净的力量,只是让你自然而然地生发思考,因为人生本来就不设限,镜头中的人找寻着自我,镜头外的人也在探寻生命的意义。
《奇遇人生》能够被人喜欢、欣赏,除了节目立意之外,还有镜头的运用、画面的表达、平淡却真实的语言,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镜头去感受未知。另辟蹊径的选题、明星们近距离的真人秀拍摄风格、电影质感般的画面、无法预料的自然变化、真实的人物反应……“神仙组合”创造出拥有纪录片内核的新型综艺。
纪实意味着未知,常常会失控。小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找到、龙卷风的形成充满着未知、天气不好无法登上查亚峰……等待、无聊以及失望占据了大半,目标总是不能顺利达到,时刻伴随着未知,《奇遇人生》并没有回避这些不稳定的复杂因素,而是把每一个过程都展现给你看,人类最实际的情感,并没有什么差别。
未知是常态,更是惊喜。节目不是惯有的大圆满结局,最后小象找到时没有刻意放大情绪,最终追到的龙卷风在镜头里又远又小,她们为它取名小Q,顾名思义,没有期待中的震撼,反而有点可爱。这也是《奇遇人生》的智慧,从来没有十分的圆满,体验本身不是目的,思考才是。对于人生,对于生活,我们无法预设什么,只是当它来时,我们温柔以对,不燥,不乱,不失望。
非洲草原的绿,哈瓦那大海的蓝,笔直的美国公路,喧闹的歌舞伎町,查亚峰的坚硬,冰岛的宁静……触动观众的不单是绝美的景色,更是在那儿遇到的人和事。在特定环境之下,这一行人与周遭发生关系,引发思考,进行对话。在《奇遇人生》,对话不是简单的陈述事实,而是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剥开,露出它里头很鲜嫩很青的那个劲儿,透过镜头,传递一种感知。
回到现实生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奇遇人生》里是大多数人完成不了的旅程,“诗和远方”是大多数人解决不了的困境,我们的生活依然存在于柴米油盐中。在普通的生活里拥有忠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才是奇遇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生活未必“在别处”,我们不能只在艳羡着别人的人生,要回过头来看见自己,“奇遇”也在你我身边,在当下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