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从本书中,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提到“在峡江的转弯处”,就不能不提巴东这个地方,这是这位曾经的“网红书记”诞生的沃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同的基层领导干部的模样,为巴东旅游推广录制MV、亲自上阵,持“秘境巴中”的旗子直播从三千米高空跳伞宣传巴东的奇山异水,他的敢想敢做让我们刮目相看。而他在任期届满后辞去公职,转身投入公益事业,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人生,有千万条路,有无数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是对于人生态度的诠释。人生本就不长,我们更应该是有限的时间里,做那些我们认为的重要的事和对的事情。
陈行甲,男,汉族,1971年1月生,湖北兴山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曾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
一个从兴山县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命运的垂青和自身的努力,从一个小公务员一步步走到县委书记,如果不裸辞,仕途一片大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做一个县官,是很多人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于他,则不以然。直面现实,与贪污腐化抗争,这是怎样的干净与担当。
可能,大家对于陈行甲应该不算陌生,特别在体制内更是算得上人尽皆知的名人。他在巴东县铁腕反腐,把包括县长在内的几十名领导送进监狱,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荣获《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在仕途即将更进一步时突然裸辞投身公益事业。在各种场合、各种语境、各种人之间,陈行甲无疑都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
即使在基本给予他正面评价的人中间,其观点的反差也很巨大。抛开那些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等民间喜欢传颂的光环不说。肯定他的人,会钦佩他不畏生死、不计前途的斗争精神,不贪图金钱和功名的超脱,至情至性的品格,高度赞扬他的勇气、锐气和正气,认为体制内应该产生更多的陈行甲。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过于强烈的个人色彩,理想主义突出,缺乏对世界灰度的理解,只知斗争、不懂妥协,过往的成功算是偶然的侥幸,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殊个案。
既各执一词、也各有道理。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大家对陈行甲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其为官处事的方式上,也就是术的层面。几乎没有人从道的层面否定陈行甲。也就是说,大家认为他不是一个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不是一个沽名钓誉、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不是一个见风使舵、贪图权位的投机分子。
真不贪、真反腐、真亲民、真辞官、真干事。
不立人设,所有一切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就是许多人自发自愿的关注、帮助、推崇陈行甲的根本原因。毕竟,不论我们见过多少丑恶,经历多少不公,甚至或自觉、或被迫的做过多少错事、坏事、违背初心的事,但其实内心仍然希望生活在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中,希望这个世界有更多像陈行甲一样的人。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是一个坏人也希望好人更多一点,而不是世界上充满和他一样罪恶,甚至比他更伪善狡猾的人。
《人生笔记》是陈行甲在今年新出的书,没有做宣传推广,但靠大家口口相传,互相转发购买链接,目前的销量已经十分可观。
这是一个飞速向前的时代,也是一个容易遗忘的时代。
陈行甲即使在体制内产生过一些震动和影响,但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相比这个世界层出不穷的大事件,相比时间长年累月的冲刷、填埋,一个人曾经散发过的微小光芒被忽略、被遗忘简直天经地义,太正常不过。
但陈行甲做到了例外,这次低调的“复出”依然热度不减,大家用真金白银支持陈行甲,充分说明大浪淘沙,真金永远不会褪色,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和众多网友一样,我也是迫不及待、逐字逐句,流着眼泪读完整本书。当合上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人生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至纯至真的陈行甲;看到了这个名字背后更详尽动人的故事;看到了他也和芸芸众生一样,经历了不安、彷徨、犹豫、痛苦和挣扎;更看到了他如何在怀疑中坚持、在绝境中奋进、在仕途巅峰时急流勇退、在人生下半场从头再来。
在我们童年时期,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超级英雄,在中国可能是孙悟空,在外国可能是钢铁侠。当我们慢慢长大后,在现实中许多次碰壁后,我们会慢慢遗忘、埋葬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英雄,承认自己其实是渺小到尘埃里的凡人。我们会和现实妥协、会顺从别人、会随波逐流、会同流合污,我们将这一切称为成熟。
但,人群中总有那么极少数人拒绝这种成熟。
在眼见的现实中,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不合时宜、特立独行、幼稚可笑。
但我相信,在更长的历史维度中,他们的人生无疑更具价值。
我们足够幸运,有幸在这个时代遇见这样的人,有幸在峡江的转弯处遇见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