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天,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也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后来孩子成家立业了,父母渐渐老了,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期盼,也是父母的依靠。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依靠
有人说,父母和孩子最亲密的时光是10年,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孩子10岁前,比较小,觉得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常常跟在父母后面,甚至有时候,父母出去了,孩子也会哭着喊着要找父母,在这时候,最容易培养亲子关系,这时候也是孩子习惯最容易养成的时候,所以父母,尽可能的在这十年,自己亲自带孩子,陪着孩子成长,你这十年换来的是孩子的一生与你亲近。父母们,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不要选择离开,陪着孩子长大。
长大后,孩子和父母做朋友
十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再也不是父母的话是对的,而是自己是对的,父母稍微多操点心,他们就不耐烦了,有的甚至是父母让往东,他自己偏要往西,这时候的孩子便有了叛逆心理,所有事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能为自己负责,对于这个阶段的亲子关系,孩子和父母适合做朋友,不是以长辈的身份训责孩子,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孩子,孩子才可能听的进去。而且还有,榜样的力量,父母想要让孩子做到什么,自己要先于孩子做到,并且做的更好,才能说服孩子。比如,父母想要孩子做事有毅力,有责任,那么父母首先自己必须有毅力,责任心强,还有,父母想要孩子懂礼貌,尊老爱幼,那么父母首先必须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好父母,才能影响孩子尊老爱幼。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要先做朋友,再做父母。
成年后,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依靠
孩子成年了,成家立业了,渐渐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时候父母渐渐老了,孩子就成了父母最大的依靠,父母这时候最盼的是放假,孩子就可以回家看望他们了,有的孩子父母一年才见一次,这时候,父母就盼望着孩子回家。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播出去的电话,接电话最快的是父母,因为父母一直等着孩子的电话,还有一种发现,父母给孩子打电话的时候,常常没有具体的事,其实是她们想孩子了,所以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的确,要常回家看看,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老了,见一次少一次,莫要在父母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后悔陪父母太少,老人家视孩子为最大的依靠。
父母和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亲如骨血,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安慰和照顾,这样等老的时候孩子才会多点时间陪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间是相互的,密不可分的,孩子小时候你陪伴的时间决定了你老的时候孩子回家看你的时间。亲子关系其实没那么难处理,多点彼此之间的陪伴,亲子之间就会更加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