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问我,绘本到底怎么读,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读。
今天我们来具体聊聊绘本这个话题。
其实,绘本有很多种,有故事类的,图画类的,知识类的,游戏类的等等。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我们选择不同的绘本。
从孩子能凝视家长的眼睛开始,就可以给孩子阅读绘本了。
当孩子还不会坐时,就躺着看图片,家长讲故事。当孩子稍微大一点,就抱着坐在身上一起看书。如果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给孩子读绘本,其实孩子的接受度是很高的。
当然,2岁以下的孩子专注的时间本来就很短,所以,我们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听完一本书,我们可以讲我们的,他们愿意过来看看,过来听听就来,不愿意,我也怡然自得的讲完一本书。
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讲绘本之前需要做功课吗?当然需要!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大概预览一下书的内容,想一想这一遍重点讲什么?比如,是让孩子注意角色,注意环境,注意颜色,注意故事还是注意逻辑等。然后我们设定读书的基调,是开心的,高亢的,低沉的还是舒缓的。我们还可以想一想,生活中,孩子的某些事情是否与当前绘本有所联系,或者有没有哪本绘本里有相似的场景或者事件。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阅读时会陷入误区,
误区一:不断的给孩子变换绘本,不理会孩子只喜欢看某本书的要求。其实,在某个阶段,孩子可能只对某一本或者某一类绘本感兴趣,每天讲100遍同一本书,家长就觉得很没有耐心,搞不懂为什么需要讲那么多次。其实,这个就是孩子不断在寻找自信,不断的确认。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每次给孩子读的时候,让孩子尝试发现以前读的时候没有发现的点,让孩子若有所思,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尝试放一些家长认为很好的书籍在外面,甚至家长自己读着玩儿,让孩子自己产生兴趣。
误区二:问题多多。我们给孩子讲绘本时,是可以适当引导的,但是引导的方式一定要很注意,不要变成讲书完了以后就考孩子刚才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而是应该启发式的问问题,还要孩子不抵触的时候来问。一旦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了,就放弃问题。
误区三:指读。到阅读后期,指读是可以帮助孩子识字的,但是,前期的绘本阅读,如果用指读的方式,会让孩子只注意到文字,而忽略了大量的精美的图画,而这些图画才是艺术,才是我们想让孩子感受的美。
不同年龄阶段的绘本如何选择呢?
第一阶段:熟悉期1岁以下
可以以布书,硬卡纸书,洞洞书为主,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熟悉书,喜欢书。他们可能会啃,咬,扔,撕,都是正常的,正确引导孩子就可以了。
我们在给孩子选书以及读书时,可以适当给孩子找一些优美的文字,或者有韵律的童谣,让孩子来感受。
选择色块很大,颜色鲜明的,让孩子体验色彩的变化和色差。
还可以找一些触觉书和洞洞书,让孩子触摸和感受材质。
还有一些音乐游戏书,也是这个阶段很好的选择。
第二阶段:阅读习惯培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以后的人生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喜欢有一定情节起伏,贴近生活,生活习惯类,情绪情感类,重复性高的图书
那么如果书里的口语很简洁,情节递进有节奏感,对日常细节关注,可以很好的完成情感表达,或者有明亮的色块和简洁的线条,一些重复的小细节这样的书就是非常适合孩子的书了。
这个阶段,孩子在听书以后,可能会尝试重复,从几个字开始到重复一句话,再到重复一个故事。鼓励孩子来讲,并且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很好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阶段:阅读精进期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绘本,给孩子传递我们想带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一些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情节,或者绘本中的人物有探索精神,有良好品德,再或者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局可延伸。这些故事都可以很好的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了解世界,勇于探索世界。
在阅读完成后,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谈谈感受,或者找到生活中的相似例子,问孩子,如果是书中的人物,会如何来做,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阅读习惯已经养成,会自己挑选书籍,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稍稍把关,让他们可以接触更丰富的素材和有更多的人生阅历
当孩子认字以后,就可以挑选插图的书了,开始向全文字的书籍靠拢
然后,就可以多给孩子看看历险记,侦探故事,百科类,故事情节丰富的书籍,让孩子发现书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
其实,说了这么多怎么读,我觉得,坚持读才是最重要的事,无论怎么读,只要坚持每天读5分钟以上,孩子自然会变得不一样。
当我们把书带给了孩子,就给了孩子一个新的世界,带给他人生无限的可能性。
让我们成为孩子的启发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