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系统信息:简书一周年。
很长一段时间了,简书系统信息点开,多半是下图所示,此刻也是如此。
昨天短暂的时刻能打开系统信息,意外地收到了来简书一周年的提醒。
除去系统提醒统计的文章,保存到电脑文档后删除了60多篇文章,私密隐藏了80多篇。一年时间简书写文400多篇,40多万字。不好不坏的成绩。
简书写文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为自己而写。随心所欲地记录生活感悟,回顾过往经历,梳理情绪,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排除生活中隐藏的雷。这个阶段的文字,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追问的过程。迄今回看,对于自己都很有意义。
2.为写而写。参加简书的日更挑战,每天更文是必须的任务,尝试了杂谈式的《女侠乱炖》、穿越故事、简友人物描写。这个阶段的文字,是一个不断向外碰撞,找寻灵感和写作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在简书交流互动花时间最多的,每天回复100多条评论,再看几十篇文章留评,至少三个小时花在简书上。
3.刻意练习+愉悦自己。我一直很怕刻意练习,总怕千篇一律匠气十足的文字,淹没了自己。那一篇篇工整的文字,读来像一个个整容后分不清谁是谁的网红脸,精致也无趣。
然而2020年3月份加入李砍柴的日更群后,忽然想挑战自己,进行一下刻意练习。
之前写文章,我很少引经据典,如果引用,也只愿意引用《道德经》和《论语》里的句子,或者优美的古诗词。
也几乎不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名人名言,我有自己固执的洁癖。不是我认可的品德才华双佳的名人,即使他说过很好的句子,也不愿意引用。
品德不好的名人,不批判他已经算好了,还将他的句子做为金句引用到文章中去,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刻意练习,就从每篇文章引用别人的金句开始。越是自己偏执的部分,有意识地破除,松动的是内在的固着。
这多么像一个人的成长蜕变之旅,婴儿最初对人没有分别之心,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喜好,固着的部分越多,看不惯的人事物也越多。很多看不惯的人事物,慢慢能不那么排斥了,也是自我修炼的路径;一个人看世界越来越顺眼,也是自我固着逐步松动的过程。
情感上恨日本排斥美国,不应该阻碍了学习。向日本学习优秀的管理,向美国学习先进的科技。
有人说,任何敌人的封锁,都比不了自我的限制。
深以为然。事情多半是相对存在的,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也许是他孩子的慈父;自律的人反而能够体验到轻松无压力的自由。
刻意练习,让写作自嗨之余,多了一份觉察,多了一些打磨。这是第三阶段的收获。
感谢一路以来给过我支持与鼓励的朋友,有些人同行一段,各自踏入不同的路径;有些人同行时间会久一点,我深深知道,无论是谁,有一天我们也会告别于某个路口。
人生有些路,终究没有人能够同行,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同行的时候,我们互相温暖鼓励过;悄然分岔后,也送上我最深的祝福!
无论如何,我们在文字中做过自己的梦, 关于现实, 关于理想, 关于爱与希望,关于文字开出的心灵之花。
这条路上,前有先行者,后有追梦人, 在某段文字里猝然遇见某个自己,会心一笑:啊!原来你也这样,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