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上地七街附近一处偏僻的巷子里,因为附近有一所学校,所以周围饭馆很多,到了晚上巷子里就特别热闹。
然而几个星期以后还是觉得没什么可吃的了,又到了饭点,我正愁吃什么的时候,朋友带我到了巷子中路一家路边的小摊,不大的招牌上几个不起眼的字,“安徽板面”。
吃过面以后我就喜欢上这里的味道,压面机压出来的面条看起来很有劲道,红色的辣椒油上面飘着一颗颗饱满的红辣椒,最上面几颗黑色的肉粒,或者再单加上鸡蛋,豆皮,丸子,香肠。倒上醋,等面的时候剥上几颗大蒜。
到现在,假如饿的时候想到一会可以吃板面,即便是本来心情不好,也很快开心起来。
后来因为房子原因搬走了,下班的时候特意绕路去板面店,刚开始以为只有那附近有这种面摊,朋友一次下班后说在新住处附近也看到一家。和之前那家差不多大的店面,同样不起眼的位置,味道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却是另外一种特色。
我开始注意到很多地方有这样的板面店,不起眼的位置,不显眼的招牌,走过去以后很难注意到。
一年以后,因为工作原因又一次换房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板面,一次在住处附近修电脑包,随口问老板附近有没有板面店,老板笑着说,“路口左拐没多远的路边一个棚子,他家的板面很好吃的,还不贵”。
我诧异的想到,“那个地方我过了很多次,有几次从那里过还在想附近有没有板面店,怎么就没有发现那?”
顺着衣包店的老板说的路,边走边找,一直到了十字路口也没看着,回想起那老板说的话,是不是已经走过了? 我又回过头找,走了没几步终于发现路边上的一个棚子,在卖水的长柜形冰箱,以及烤冷面的摊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隐蔽。
同样饱满的红辣椒,单加的鸡蛋,丸子,肠,还有标配大蒜和醋,又是一种不同的味道。
半个月前的一个周六,我和朋友一起去板面店,到了以往那条热闹的路口,却发现之前棚子所处的位置变成了一片空地。惊讶之余在原地呆了一会不知道吃什么。
几天后偶尔还会想板面店为什么会搬了那?可能是棚子是违建吧,或者另外选了大点的店面,毕竟这样一个棚子也不是长久之计,话虽如此,心里还是念叨着有时间去那路口附近再找一找。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晚上我出去交燃气费,路过那个路口。看到路边上的一个遮阳斗篷下面,几张熟悉的桌子,清冷的板面摊旁老板倚着放水的冰箱坐着。
走过路口一段路,我忍不住又折返回去,要了一碗板面,放的整齐的几张桌子只有我一个人,老板娘做饭,老板眯着眼笑着和一个逗着小孩的妇人聊天,似乎很无聊,我却似乎看到老板眼里的无奈,或许是看过附近的房租,算过每日的收入以后最后还是回到了这里。
吃完饭,本来没打算说什么。微信转完账走时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前段时间从这过,没看到”,老板接了一句“是不是还以为不干了那”,我哈哈一笑。“也许这句没什么意义的话,能给坐在那眯着眼笑的老板心里带来一丝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