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个国家不是世界老大,但是国大人多,团结且发达,别人就是嫉妒它也不敢来犯它。
在那一世,她是农学专家。
研发出的新式粮种种出来的大米又软又香,产量还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虽然在那里只待十几年,可那十几年,是她几生中最幸福的十几年。
现在,她要帮助儿子,把大良打造成那样的一个大国:人民幸福、边防安定、人心齐向、富裕平安。
“随他们吧,你们还是想尽办法找个机会装一个窃听器到上书房去!”
“若装不到里面,装在外面也比不装好。”
主子那千奇古怪的东西,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那些东西,都是真好用的东西。
秋月低头道:“是,主子,属下尽力去办!”
见秋月要转身,宁宜臻又叫住了她:“算了,上书房防备实在严,安全要紧,就在外面装一个好了。”
要潜入上书房,那是极危险的。
因为上书房是皇上平时处理要务之处,所以它的每个角落,都隐藏着暗卫。
特别是那侍卫统领霍骁,此人,天下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恐怕赤风与疾雨都要比他差上一点。
主子就是在担心她们的安全!
秋月心里明白:“是,主子!属下明白。”
明白就好。
自己的人,要自己爱护。
他们忠于自己,若她连他们的生命安全都不当回事,就不配当他们的主子。
活了几世,宁宜臻明白御人之道:唯有用真心,才能换真心。
她点点头:“嗯,先下去吧。”
就在主仆说起打算时,而此时上书房,燕凤炀拿着急报,双眉紧紧的拧在一起。
思索了好一会,他才开口安排:“再增加定北军新弩五千支、箭矢十万支。”
“战车就加一千辆,把那些坏了的都换掉,然后再把甘州府两万驻军迁过去。”
大良实在不能再开战了。
只有用军威来威慑北祈族,才能阻止边关再乱。
肖远寒知道,给北靖关增加这些军备,国库又要空掉不少,好在西璃称臣了。
“臣以为皇上这安排不错,钦天监已经算好了日子,皇上还是尽快让西璃称臣吧。”
正式降书得在国宴上上表,东西也得在那天接收。
边关事急,容不得再拖了。
燕凤炀点头:“就依左相之言,日子就依钦天监所定,使团之事还请左相多操心!”
操心是应该的,身为人臣,不能为国为民,当什么官?
肖远寒躬身:“皇上放心,臣定当尽责。”
“只是今年辽东有几个县闹蝗灾,几乎是颗粒无收。”
听到这,燕凤炀闭着眼睛沉思起来。
这两年江南水灾好了些,可东边又来蝗灾。
大良只有几个县还好,他听说玉南国更甚,全国大半都遭遇了蝗灾。
这个冬天,怕是不容易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