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不论是表达的是喜语,是痛语,还是旷达,其实说的是现实生活。高铁飞机交通发达,故人见一面也是不容易的。在网上闪一闪的空也没有,也许如同我心里没忘,也没重要的事,怕打扰他的思路,总会默认他很忙。
同学马也总喜欢推荐点他喜欢的文章给我,一位学公路的教授对哲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生活充满思索。他发来 了蒋勋的孤独六讲,上面开篇说,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的不好的,是你害怕孤独。又有人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
诗云:"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心中向往着庄子独与天地往来的境界,也喜欢每天一手拉着孩子,一边看着夕阳的感受。每个人坎坷经历造就了人独特的思维,常常觉得世界信息满满的,心理却空空如野。希望在空气中飘着,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以后,却没有多少浓烈的向往,世界终究是孤身一人的。
我在林场的山顶看着星星,凉风习习,心里只有自然拥抱我的感觉。而哲学家康德自由的天空写满了自律,人的内心发出了永恒的声音,当这种声音固执地敲打的时候,在一片安静中,灵魂的深处是有着深刻的辉映。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多少自以为聪明的念头在空中飞,回想不过是愚昧的笑料。世界上遍地是自以为聪明弱智人,喜欢思考,却把思考当一种游戏,缺了凝重和庄严,我也算一个。我不知道多少先哲在思考的时候,上帝笑了没有。也许他发出的是赞许的笑。也许这笑是护佑灵魂最深沉的爱。人们和自己的灵魂渐行渐远,越来越陌生。
能恬淡地看待这得得失失,也算是一种境界吧。进步了吧?不知道。麻木了吗?也不知道。所有的感情付出都归零了吗?也不知道。想逃避又逃避不了的时候,要求自己容纳否定自己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能不痛苦么?面对工作,生活,身体,灵魂都有痛苦的时候,但是克服不了这痛苦,只是不去想。自己是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是不是总逃避?逃避到自以为的自然平淡中寻找些许的快乐,这种伤痛平淡快乐也是灵魂的自由。
有时候,我看着一个朋友大笑着,却知道你心底里已经好久没有欢乐。笑仅仅是你公众的表情,心只有劳累,他不说,我却知道。疲惫也是一种状态,也许是成功的一种表象。有一天,他告诉我,在唱一首歌的时候突然哭了,莫名的痛苦,我知道这是真的,是在释放灵魂的孤独感产生的忧伤。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在如今,谁又能做到呢。
真正在意你的人是谁?谁让我们有了无望的感觉?激昂的斗志来源于什么?令人晕眩的满足感又飘向何方?
人,本来就是一个虚空的概念。也许就是空间的一个场。来于自然,消失于自然。离你近的,不管他们对你是好是坏,却都是和你有缘的。有的是老天安排给你的,有些是你自己硬选择的。好与不好,怨天?怨己?都是无奈的,也都是应该欣然接受的。让自己的种种思想在恍惚中成真……。
感情的小船说翻就翻,情感像蛛丝一样敏锐,一丝风就掀起巨澜.生活多做少想,实实在在,饭要好吃,家要温暖,孩子要上进,心要踏实,有高要求才有高品质,绝不凑合.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中寻找爱和信赖,选择灵魂所向往的温暖之所在. 升华的灵魂取消了自我的意识,还是强化了自我的意识,形成了博爱而虚空的胸怀。人的自由,就是进入一种境界。喜欢一种状态,就叫全心全意,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家庭。付出了,能不能收获就看造化了,无怨无悔吧。我在想,如果连狭义的爱都做不好的人,谈博爱,不过是做场做秀,是没有真心的表演而已。
“宽容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 宽恕自己,宽恕别人或者求上天的宽恕,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等待故人来,也许是找到过去自己的。故人,也许是比你更懂你的人,有共同的记忆,共同的认知,甚至共同的憧憬。当局者往往在迷局,内心的风雨迷雾故人会点醒你。过去,有故人帮你搜索回首,唤起修复一段记忆。未来,只能和故人谈笑,不用苦苦安排。也不用盼望,你不想他来,他都会在你脸上划上纹路,催你老去。
我喜欢笑着见故人,笑着老去,笑着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