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极致的欢喜;婚姻,总是充满绝望
天将明未明,你看着他的背影。想起曾经这个爱你的人,也是这样的时刻,他深情的凝望着你,你们拥抱、亲吻、亲密无间。哎,那时候真好,心底飘落无声的叹息。
没有人不渴望拥有独一无二、完美无缺的爱情。我们周围的小说、影视剧总是在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纯粹的,爱情是极致的欢喜,拥有一个人的爱是一生所幸。可是婚姻里的生活总是展现除另外的样子,那个磨人的小妖精是如此的蛮横,那个翩翩少年是如此的幼稚,那个帅大叔是多么的狡猾市侩啊。他/她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却不再是我们想拥有的那个灵魂了。
你在他面前的最后一次哭泣,换来对方的厌恶和转身,你决定自立自强,“我不需要他”你对自己说。你用孩子、工作、买买买填满生活,再也不想什么爱情;再也不要伤害和背叛,爱情真是骗人的东西。
只有深夜,你将自己埋在被窝里,闭着眼睛,抱着肩膀,蜷缩成宇宙的一颗虾米。当泪水溢满眼眶,是多么的温暖湿热,你已经坚强太久,竟是好久没有哭过了。
很久没有表达过,也没有人对你说过“我爱你”。你年纪轻轻,却困于婚姻:一辈子那么长,却充满绝望。
可是就算有无数爱情失败也并不意味着爱情注定要失败
如果爱情有修复的可能,你还会放弃爱吗?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大多数人的婚姻是各种权衡之后的选择,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也许有人说我仅仅是因为爱他而结婚,可是爱情本身就有很多权衡呀。即使是最纯粹的的爱情,你爱的21克的灵魂,首先让你做出选择也是身材、长相、言谈举止等灵魂以外的因素。
王子对出现在宴会上的灰姑娘一见钟情,却还是依靠水晶鞋才能认出她的真身。在青蛙王子变身王子之前,公主可一点也不喜欢浑身黏腻腻的丑八怪。童话里所有的普通小伙,都是获得宝藏或者杀死魔鬼获得公主的青睐。承认吧,没有真的无缘无故的爱。
我们应该为此而欢欣,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在《如何在爱中修行》一书中,作者者以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爱可以选择,可以创造,可以修复,可以持续。
芭芭拉.安吉丽丝是当代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导师之一,不管是在本书《如何修行爱》还是另一部畅销作品《爱,是一切的答案》中,她总是能够找到生活中各种平凡的素材,让读者在微笑和了然中学会以全新的角度审视生活。
再阅读本书前,希望你与自己能坦诚相见。
我看到心灵成长的字样,脑子总是不自觉想起类似鸡汤的文字,直到我第二遍看完《如何在爱中修行》我相信这的确是一碗汤,如序言所说是一碗实用的大补汤。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希望你能与自己坦诚相见。有些感受你一定心底知道却不愿承认,譬如,我还爱他,我并没有真的绝望,我相信我们还有改善的可能。
我在做一个有关爱情的测试的时候(分数越高,爱情中的问题越大)发现自己基本每个题都选择了最高分,多么讨厌的一本书,多么糟糕的情绪!我做不下去了,我看到在我们这段关系中,自己做的那么失败,可我一直以为不是我的错啊。
我心里充满愤怒和不满,可是我要继续,我需要爱情,需要创造更好的生活。等我心平气和之后,再读已经是不同的体验。
我认识到,我没有诚实,不想也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我承认我开始的抵触是场偏见,幸运的是我逐渐被这场修行吸引,而且终有所得。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的爱?
青春年少时,你第一次爱上一个人,你的心宛如新生,他亦深深的爱你,人生是那样简单美好。你心存梦想,所有人都告诉你,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你结婚了,因为爱情或者别的什么。可是那个“可爱的人”变的令人厌恶,曾经的兴奋变成无趣,当初的信任变成伤害。
爱上一个人容易,要爱情圆满很难。
你再也不能像当初那么勇敢,那么全心全意的去爱一个人。爱情里,每受一次伤害,你的爱和欲望就少一分。婚姻里的争吵越来越多,你的失望和挫折感变成愤怒和冷漠。
你的左耳听着“我永远都不会抛弃你,白头到老心心相印”,右耳听着‘“总有一天我会抛弃你,或者你先把我抛弃”。如果爱如溺水,你已经没有力气挣扎了。
你在心里筑起一道墙,你的爱不再走出去,别人的爱也进不来。
本书的作者说美国的离婚率高达50%,想到我所在地区30%的离婚率,竟一点也感受不到欣慰。离婚率低难道是我们的婚姻比人家的的更幸福吗?当然不是。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因为家庭、孩子,各种因素的牵扯,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在中国尤其如此。
不耗尽对方所有心力,不会甘心。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痛苦的维持,男人习惯端着,女人习惯忍者,各自没有退路也没有未来。
我们都爱过,却未必都懂得爱情。爱情能力巨大,可它是消耗品,会冷却,会消退。需要经营,需要技巧,它才能一直熊熊燃烧。
我们曾经爱过,以后也不打算分开,我们需要学习爱,以更好的方式营造爱。
重新认识爱
在《如何在爱中修行》中,作者认为造成感情最大伤害的不是爱的方式不对,而是不再去爱。让我们重新认识爱吧!
爱情的七e要素:
1.充满活力(energy),真正的爱会让你在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都活力四射。
2.包含热情(enthusiasm),健康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形成健康热情的生活态度。
3.对未来充满好奇和乐观(exciterment and optimism for the future)
4.自重和自信(esteem and selfconfdence)
5.富有爱心(emotional generosity)
6.永远做自己(ease in bing oneself)
7.身心放松(emotional relaxation),内心宁静祥和。
美满爱情的阻力——情感距离和隔阂
如果你们有时对某件事总是争论不休,有时对同样的事情却并不发生争执。这就证明,你们已经有情感隔阂,你选择在情感上远离某人或某段经历,结果就是你会感到人生无趣、沮丧、心如死灰、怀疑一切、思想消极、毫无希望,一切无关紧要。
情感隔阂令人痛苦,然而并不可怕,只要消除这种隔阂,你们就又可以回到最初爱的时刻。
营造爱的第一步:消除隔阂,向所爱的人表达爱和需求
如果你稍微了解心理学,你就会听说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是生命的阶梯。需求和依赖不同,我需要爱人但不能依赖他成就我的幸福。需求不意味着你软弱和放弃自主自立。需求是让你更完满,是体验幸福的本能。
需求,让人与人之间爱意涌动。不管是爱情里还是朋友之间,不需要别人的人也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好感。
不要压抑自己的需求,列出你爱的人的名单,试着对他说:我的人生需要你,因为————————。
因为需要的背后,是我爱你,欣赏你,你让我感到生命的快乐。越表达你的需求,越能拥有更多激情和满足。
营造爱情的第二步:学会运用爱
爱情是两人的相互作用,总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争执。争执令人不快,也对爱情产生伤害。
我们会因为什么争执?在《如何在爱中修行》芭芭拉列举了常见的争执内容:
性 金钱 家务
亲属 时间 沟通
嫉妒 抚养孩子 权利
我们常见的解决方式有两种:
1.避免冲突,假装这件事情过去了。
你可以对对方假装事情过去了,可是心里的不满并未消除,即使如我一般的健忘,也会在另一件事情上,让积压的情绪突然爆发。
如果你有经验,你知道争吵中,最不能忍受的是——对方的沉默。冷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一步步摧毁爱情。
2.竭尽所能,说服对方。
你们总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你竭尽全力要说服对方。你尽量让自己显得理性而不是无理取闹,你们终于握手言和,但是很快又有新的争端。日复一日的戏码,终于让人心力交瘁,彼此都想索性放弃,一了百了。
不管是沉默还是喋喋不休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需要营造爱。
如何营造爱
1.在爱情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
有经验的男人会说“不要和女人讲道理”,争吵中的恋人也总是在说“我不听我不听”,再多的道理只能换回一张委屈巴巴的脸和一句“我知道,你不爱我了”。
爱人/亲人之间的争吵从来都不是自以为是的问题,而是我们感觉不到对方的爱、支持或理解。我们争吵是因为觉得没有得到所需要的爱和欣赏。
再一次争吵,不妨先把问题放一边,先想一想你爱对方吗?如果是,就来一个深吻或紧紧的拥抱,让对方也相信,即使你们观点不同,你依旧爱他/她。
2.因为恐惧和信任,总是反应过度
恋爱时我似乎总是一个人,满世界人来人往,空空荡荡,毫无归属感。有一次我的发小来看我,我看到她之后,就一直抱着她哭泣,好像多年的委屈,都可以在她面前沉冤得雪。
我们常假装坚强,只是没有遇到那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人罢了。我们越亲密,越赤诚,就有越多无法表达和压抑的情绪浮出水面。
如果你曾经爱过,经历过痛苦和恐惧,那么下一次恋爱——即使非常完美,为了疗伤和释放,那些旧时的伤痛也容易浮现出来。
如果你爱他,就原谅对方的小题大做和反应过度吧,他信任你,所有在你面前毫无顾忌。
如果你爱他,就收敛自己的小题大做和反应过度吧,你的爱人不能永远做你摆脱负面情绪的工具。
3.学会表达完整真实的感受
就像逃避痛苦一样,我们以为自己真诚,其实忽略了自己不想面对的那部分。于是我们明明想爱,总是带给对方伤害。
《如何在爱中修行》给我们提供了表达完整真实想法的方法。
利用情感地图,寻找那个需要爱的小孩
每当我们情绪不稳定时,就会经历情感的五个层次。
1.愤怒、责备和怨恨
2.受伤、伤心和失望
3.恐惧和不安
4.自责、懊恼和责任感
5.爱、意愿、理解和原谅
大多数沟通却只表达了第一、二个层次,于是出现了问题,我们彼此都没有坦白。情感的核心是爱,我们的表达显然是脱离了爱。我们需要练习,表达完整的爱,诚实面对自己,然后对他人诚实。
重复技巧:
1.彼此重复对方的话
2.体验对方的感受
3.真正了解问题所在
在争吵中的人都希望你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能因此获得信任。重复技巧不仅适用于爱人间的争吵,同样适用于亲子教育。
情书法:
运用情感地图,写一封情书,
1.我很生气……
2.我很受伤……
3.我很害怕……
4.我很抱歉……
5.我希望……
6.我爱你……
不管是用纸笔还是键盘,清晰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成功交流的基础。
力量化解法:
愤怒的真正来源,来自受挫的自尊心。因为你爱自己,也觉得自己值得爱。否认愤怒就否认了自我价值。如《如何在爱中修行》所写,我们应该承认愤怒,并将它化解成力量。
第一步,表达愤怒,对自己生气。我恨你……/我受够你……
第二步。表达自己想要的,以此为动力。我想要……
第三步,向自己表达爱和支持。我喜欢你……/我知道你一定可以……
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驱除心中想负面想法和恐惧。你要相信你值得每一个人爱!
爱和性是生命的两个能量罐,只是被不同的地方感受而已。
你在感情上营造爱情的时间越多,性生活就会越好。如果你已经学会存储爱的能量,那么继续在《如何在爱中修行》中学习存储性的能量吧。我们应该学会营造爱情,而不是等到上了床才晓得“造”爱。
很庆幸,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再耻于谈性。很不幸,中国有1/4的伴侣正过着无性生活(每月少于一次性体验)。
性爱是夫妻关系的镜子,除却生理因素,大部分的性爱问题,其实跟性没关系。性和爱是一体的,有爱无性,诚然令人抓狂,有性无爱,你依旧会感觉空虚和不满足。
《如何在爱中修行》给出性爱幸福的7c要素:
1.意识(conscious),有意识意味着始终饱含爱意。
2.选择(ch0ice),主动选择,去创造条件,体验被爱的感觉,逐渐进入状态。
3.承诺(commitment),承诺与伴侣分享,承诺修复旧的问题,承诺去爱。
4.联系(connection),与伴侣敞开心扉,共享体验,一同努力。
5.交流(communication),与伴侣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爱意
6.合作(cooperation),与伴侣一起学习,探寻,分享梦想
7.从圆满出发(come form completion),这是性爱的主题,性爱是爱的表达,并非要达成某种目的。
也就说,性爱不仅是享受拥抱、亲吻、感官刺激,最主要的是营造爱意,感受由内而外,灵肉合一的彻底的满足感。
大多数人的性爱知识和性爱观念,来自与伴侣的体验、小说和网络,对性爱的理解更偏重于技术。而芭芭啦在《如何在爱中修行》一书的性爱观点---在性爱中传达爱意,为我们提供了更值得追求的可行的性爱方法论。
如果你因此认为芭芭拉是一位“鸡汤”作家。那就大错特错了。芭芭拉并不认为仅靠灵魂的交流就能获得爱情的满足,本书同时讲述了“完美性爱的技巧”“性爱常见的误区”“女人应该知道的男人的秘密”“男人应该知道的女人的女人的秘密”等许多实际性的话题。
这是一本难得的适合伴侣共同阅读的书,爱情的修行,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
将遗失的爱情梦想,再次找回来。
这是一本关于怎样让爱情圆满的书。爱情的修行,不是给爱找理由,也不是勉强自己去接受,是重新认识爱,了解爱,学习爱,创造爱。
爱是生命的权利,也是义务,我不应拒绝,更不该逃避。爱情需要自己主动营造,心中有爱才会得到更多的爱。我第一次发现,即使我痛过,哭过,离开过,心底依旧充满对爱的盼望。
当然美满的婚姻,不只需要爱,还需要我们能够相容,能够共同成长。
18岁时,我单纯勇敢,以为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对了。28岁时,放佛一切尘埃落定,我又重新认识到,生命不能是一潭死水,跟着自己的心走,是对的。
我决定与他分享这些爱的法则,将我们共同的梦想找回来。我们这一生都需要爱,也值得彼此更好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