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晓珠
(十七)
在我和彩霞话别时,没有人知道晓慧姐面临了怎样的困境。正月初一那天,我拎着礼品踏进张老师(虽然她现在不识老师了,但我依然习惯性地叫她张老师)的家门口,拉拉和晓慧姐都不在,她们的妈妈还跟以前一样热情,她一会儿问我最近的学习状况一会儿又问我的家庭情况。我心里最最尊敬的张老师,她给了我一些鼓励的话,让我受益至今。
跟以前相比,我对她更多的是亲切感,当我询问起拉拉的病情时,她敛起笑容说拉拉比以前气色好多了,就是对考试太敏感。我知趣地吐吐舌头,又转移话题问起晓慧姐,她说:你晓慧姐订亲,初六结婚。
我听了,心里一惊,忙问:跟谁?
方家的天笑。张老师笑咪咪地说,显然对这桩婚事很满意。
啊?不会吧?我咬咬牙在心里想。告别了张老师我赶忙跑进裁缝店去找晓慧姐。我要问她这时为什么?
既然那么相爱为什么不结合反而选择了别人?
正月初六,晓慧姐和方天笑结婚?我一路狂奔,脑子里闪电似的出现这几个字。
裁缝店开着门,李家婆子以为有客人来,颤颤微微地端起糖果迎上来,不料被我撞倒,我连说对不起对不起,她乜斜着眼叽叽咕咕不知说了些什么,管她怎么说呢,我又不算什么客人。我冲进晓慧姐的卧室,她果然在里面。
桌子上、床上、缝纫机上全是花花绿绿的料子,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我能猜得出在我美金来之前她一定对着这些东西发过呆。
她静静地看着我,我注意到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蓄满欲说还休的忧伤,俏丽的脸庞上写满倦意。哦,我可怜的姐姐,这到底是怎么啦?你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吗?虽然我只是个小孩子。
可是你走过的路我一样要走啊。
我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她的腰。我在心里说:什么都不用说了,你的难受我是能感受到的,能的。
我俩在痛苦中分享着甜蜜。
说出来大家也许不相信,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姐妹俩已经形成了无法言说的默契。或许是缺乏亲情的缘故吧,我打心底里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姐妹情。
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什么也没有发生,是我自己的选择。她平静地说。她仍然淡淡地说,像个局外人。
……
我相信晓慧姐一定还是爱着天醉哥的。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有难以言说的苦衷吧。
历来,人与人的结合并非那么纯粹。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并非我一个毛丫头所能看明白的。
不过,天醉哥与晓慧姐的那段纯粹日子,将永远镌刻在我记忆深处。
正月初六,晓慧姐嫁给了方天笑,场面排场又热闹。
天醉哥没有参加弟弟的婚礼。
他害怕,他害怕这一切。
她恨他自己。恨自己太愚蠢太虚伪,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对了,还有天笑,他表里不一,是个伪君子。记得小时候,他们都还是孩子,常常为同一个东西而争吵,还常常为此大打出手。
很多年了,他还是这样。
方天笑想从精神上打败哥哥。现在他赢了。
……
每个清醒来,我都会幻想着踏上南下的火车,向熟悉的故乡说声再见,乘着列车离开合欢镇,找我娘去!找我娘去!找我娘去!我的想法真实而强烈。我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做过梦,而我得第一个梦就是坐火车向着熟悉的风景说再见,让火车顺势而下,到南方去找我娘。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很美很美的南方便成了隐藏在心底无法言说的秘密。
作者的话:
我喜欢这些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它们是那么神秘、深邃,营造属于自己的基调,无疑对一名创作者来说最有魅力。
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写于作者梅晓珠十八岁那年(高二高三时),一个十来岁孩子的思想难免不开阔,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或许有偏激之处,文笔难免稚嫩,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见谅。《最美妙的是活着》中妞妞的善良和自卑折射出童年时代我们共同的回忆。爱,温暖,需要时刻警醒,最美妙的是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豆瓣评价:
梅晓珠的情感深沉,让人不容小觑。这则故事语言质朴真诚,诉说着对这个世界深刻的感悟,读完《最美妙的是活着》,智慧而精彩无比的句子比比皆是。梅晓珠的作品诠释角度独特,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