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在一个论坛上谈到:“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感觉到艰难,感觉到失望、伤心,一定是因为方法用错了。”
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说:“只要父母用了正确的方法,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如果父母用了错误的方法,困难就会接踵而至。”
自从我对小儿的学习使用了“你今天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之后,这个学期小儿对学习的自律性大大提升。
上周六是正常工作日,周末只有一天休息,周六晚上放学后,他还有兴趣班,吃完晚饭他便出发了,兴趣班上到20:30下课。
晚上接他回家路上,他第一句话便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熬个夜把作业全部写完,无论多晚,你都别催促我睡觉哦。”
“哇哦,我听到了你对作业的积极上心,这是一个很棒的进步,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明天是休息日你却要熬夜赶作业呢?”
小儿一板一眼地对我说:“明天我想好好放松一下,尽情地玩一天,如果心中装着未完成的作业,玩起来就没那么开心了。”
他说到做到,周六晚上写到22:30,终于把作业全部完成了。
周日他尽情地玩,还跟我申请了两个小时的游戏,上午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还邀请我陪他看了两集纪录片《志愿军-战火记忆》。
关于游戏和纪录片有两点小心得。
01 游戏:堵不如疏
很多家长,提起孩子玩游戏就恨铁不成钢,孩子游戏上瘾的确是很多家长最痛心疾首的育儿难题。
但是现在孩子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于我们那个时代了,各类电子产品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就算他不玩游戏,其他同学也会玩,同学们之间交流的时候,游戏也会渗透到他的大脑。
如果一味禁止他玩游戏,会更加激发他对游戏的好奇心,与其堵不如疏,我跟他好好交流了游戏的利与弊,他只在周末写完作业后才放松一下。
既不会成瘾,也满足了他对游戏的好奇心和同学间的“社交需求”。
02 纪录片:一起看
国庆节,我买了《志愿军—存亡之战》的电影票,小儿拒绝一同前往,他说战争太残忍太血腥,他看了之后会害怕,晚上会做噩梦。
我没有过多勉强,他的理由不无道理,于是自己一人前往电影院,他则由爸爸陪同去踢了一场足球。
晚上到家后,我跟他讲述了这部电影的大概情节,并向他讲述了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他产生了兴趣。
第二天,我在家陪他一起观看了两年前上映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在电脑上看,不像电影院视觉效果那么强烈,即使是残酷的战争场面他也没有觉得害怕。
看完电影后,他真的来了兴趣,还想看相关题材的,于是我们沿着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又观看了一集《志愿军—战火记忆》纪录片。
这段历史的纪录片一共五集,每集半小时,我跟他说周末如果作业写完了,我们每周末可以看一集,如果作业在周六提前完成,那么周日我们可以间隔性看两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们再换其他主题的。
这是国庆节我们达成的,没想到在昨天周日,他就用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