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分钟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你想变成谁?以及在你成为那个人的60秒里你想做些什么?据说这个问题源自最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
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样,一时不知道自己想要变成谁。但即使深思熟虑后给出了一个答案,并且得以实现,日后多半也会后悔吧。人在不同的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想法。
小学二年级的我最想变成的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小孩。那个阳光明媚的课间下午,她在包括我在内的一圈孩子的注视之下,吃完了一块硕大的奶黄色雪糕。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雪糕方方正正的形状,以及因为她吃得太慢,而融化滴落的样子。变成她的60秒内,我会大口咬完整个雪糕,保证不会有一滴浪费。
再大一点,我想变成自己的暗恋许久的女孩,去看一看,她到底有没有一点喜欢过我,在她的眼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了高考的时候,我想变成我们学校那个老拿第一的死胖子,60秒内记下所有我不会的题目的答案。再后来,当然是变成世界首富,然后给自己打钱啊,60秒钟,用来输账号密码,还是有点紧迫的,容不得半点差错。
从小到大,我们都怀揣着无数的愿望,有实现了的,但大多数没有,不知不觉活成了现在的样子。是不是早已厌倦了贫乏的生活和贫乏的自己,所以想改变什么,想有一些特别的体验,想知道这个世界最大的秘密。
变回那年被怒气冲昏头脑的自己,收回自己说过的那些狠话吧,不要再一遍遍刺痛最爱自己的人;变回上大学时的自己,告诉自己青春与时间的珍贵;变成将在60秒内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登山者,体验征服一切的感觉;变成1969年7月20日走出登月舱的阿姆斯特朗,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变成构想出相对论那一刻的爱因斯坦,亲身体验时空之秘密被解开的过程;变成古今最伟大的哲人,用最智慧的头脑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如果问一个小孩,你以后想当什么,他几乎可以不带思考的给出答案:科学家、大老板、飞行员等等。然而,现在的你能快速清晰给出一个答案吗?
我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欲望,我常常像打了鸡血一样奋斗不息,急躁得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又难免感慨世事无常。可以多给自己几分钟,变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但我清楚地知道,我无法变成任何人,一秒也不行。我就是我,这不是什么廉价的宣言,这是事实。我只能期待自己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