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小伙伴们问我:怎么想到学心理学的?
一下子把我问噎住了,好像没有认真梳理过这个话题,正好借机来一篇。
我对她的回复是:说来话长,归根结底感觉是缘分+个人的努力。
这是真心话,好像打我知道有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开始,就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助人助己,满满的信任与被信任,觉得人生特别有意义。
我对人充满了好奇: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
这个愿望被渐渐磨灭是在大学里,一是查了考心理医生要求很高,那时候还没有咨询师一说;另外大学的专业里有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上课的老师现在都记忆犹新,在我眼里她特别专业,上课也特别有激情,可都是些枯燥的理论,我一点兴趣都木有,也以为心理学就是这样的,so。。。。。。
做心理咨询师的愿望再次被点燃是好友莉推荐了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对对,这才是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嘛!看的时候好过瘾,看完好像又网上查了下还是觉得要求高就先放下这个念头了,想着是无缘了。
2009年偶然在袁岳主持的《头脑风暴》中听到一位女嘉宾推荐了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里面有位老人(雷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还有位叫若凌(雷同来访者)的角色。这本书助燃了我成为咨询师的愿望,这样的愿望与热爱一定被深深的放入到了我的潜意识世界里。“老人”的智慧、温暖、冷静与传承的气场和精神,深深的吸引着我。。。。。。
直到2012年和好友霞闲聊,她说现在好多人在考心理咨询师,要不也考一个?(当时的场景印象深刻)
问下来当时是本科就可以直接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有全国证和上海证,相对而言上海证过硬些,我在上海发展自然选择了上海证。)也不强求是什么专业。2015年开始要求就严格了,正常情况必须从三级读起,而且三级考出来后一般要等两年。当然如果是医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情况会不一样。
感觉自己这方面绝对算运气好的:2012年的时候,我的学历是大专,2013年决定读华师大应用心理学(当时想着可以直接考二级),2014年报考了三级并在年底通过考试。2015年本科证书到手后,正好可以在12月份直接考二级(新政出来,但因为本科是本专业不需要等两年)。
想起了前段时间很流行的一段话: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15年开始接个案至今,前面几十年的经验、体验和学习,似乎就为这准备的。
三毛说: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与去,都有ta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