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父亲遗传基因的强大,他身上所具有的喜怒表现于色、直肠子的性格毫无保留的在我身上展现无遗。高兴便哄然大笑,生气则愁云密布。我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但我们一家子人都有个共同的喜好,从小便喜欢练字。或许我父亲深刻的知道,写字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培养一个人的性格,便也经常练练手。
记忆中开始写字,我还没有上学。都说那么小的事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还记得大部分都是不可信的,可我却真实地记得。当时那种两毛钱一个的方格本,我爸在每一行排头将汉字的笔画写上,剩下的就该我写了。我甚至记得我当时是拒绝的,犟的那叫一个绝字!我哥哥踏踏实实地在本子上写着,可我就是不写,我爸说不写就打我,打我也不写!天啦,现在想想真是佩服当年的自己。或许,我爸也深深被我折服了。至此,我爸也再没要求我练字,而我的字理所当然的就写的很惨了。哥哥却是写了一手飘逸隽秀的好字,字正方圆,颇具美感。那让我叫一个羡慕。
那时候上小学,我们语文老师也要求我们每天练字,只不过铅笔换成了毛笔。那时我的语文老师和我父亲也是同学,看到我写的那惨不忍睹的毛笔字,语重心长的说,你爸爸可是写的一手好字,你可要好好练习呀!似乎老师说的话具有魔力似的,我对练字也没那么抗拒了。小学四年级开始,陆续参加了好多次书法大赛,每次似乎都能进决赛,每次又似乎都没拿到奖。这便成了我心里的梗。练字,似乎没人要求我去我也会在空闲之余练练。
上了初中,再没参加过类似的比赛,不过班级板报却不时有我的身影出现,除了写字甚至还会简单的来几笔粉笔画,虽然不怎么样倒也看得过去。我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得意,那小小的黑板成了我大显身手的天地。这时候练字,似乎又了自己吹嘘的资本。这道也符合当时的心境,年少轻狂。
高中时,语文课本那前边彩页甚至封面有不少古代先贤书法大作,看的我如痴如醉。也只有学了李白的蜀道难、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体会到大诗人的浪漫情怀、放荡不羁,才深深地被书法所吸引。这时候,仿佛对字如其人几个字有了一些更多的认识。寻先贤笔迹,感受其心中丘壑,似乎其乐无穷。
大学后,也是凭借自己还凑合的字顺利进了学生会宣传部,成为其中一员,横幅倒是没少写。整天一有时间就去宣传部写横幅,写的我感觉想要怀疑人生了。觉得自己十几年也没这一年写的字多。哈哈,当然夸张了许多,不过确实比较忙。这时候写字,其实还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吧,虽然写的多,也不会有所厌烦。直到这个时候,似乎那血气方刚的血性也温和了下来,我不知道是,这么多年的毛笔字让我改变了很多,又或者随着时间推移,自己也在成长,性格方面也逐渐趋向成熟。细细想来,两方面原因都有吧。
后来,随着学生生涯的终结,写字也渐渐少了。不过始终不变的是,空闲时间便去写几个字,一个人的时候,也去写几个字,甚至某一时刻心血来潮也去写字。仿佛只有手握毛笔,才觉得亲切,不知不觉间已是从当初年幼的抗拒已变成了融入血液中的习惯,而我,该感谢当年的父亲,给我拒绝的机会,也给了我更亲近它的机会!
某个晴朗的午后,泡杯热茶,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写的是字,留下的却是心中不用言语的美好!闲了,写写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