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尾两节课,中间时间督促女儿写作业、做3人午饭、刷了4道压轴题--全程跟着时间走,没有特别的计划,做些手头必须的事情。下午女儿没有做完的作业交给先生,上完课就立刻批改了学生的打卡作业,并与结课学生家长反馈孩子上课情况。合上电脑,见先生没有做晚饭(假期约定,他负责晚饭),我没有催促他,只是提醒了一下,然后又去刷题去了。
大约一局游戏结束了,先生让女儿把最后的作业做完,一起出去吃,顺便去国美电器看看电脑。家里中午的剩菜不少,我也还是同意了,既然决定晚饭交给他负责,我就不要干涉的好,能吃饱就行。女儿很高兴,终于可以出去吃饭了,还说三人凑份子钱,她负责买饮料,我和先生分摊晚餐费用。我不同意,因为午餐服务我完成了,她的早餐服务和晚餐服务都没有到位,我不应该出份子钱。女儿一听,害怕自己要出很多钱,果断说不出去吃了。刚好婆婆来了,婆婆问怎么还不弄着吃,我心安理得的没当回事,因为不是我的职责,我不需要去背负婆婆不平等理念带来的压力。先生说,我们一起出去买回来,让婆婆在家看着孩子。
我俩带上口罩,出门了。一路闲聊着,非常久违的感觉。我差不多半年没离开过小区3千米外的地方了,至少有一个月没离开过小区800米范围。而先生,从12月分起,早出晚归,晚上9点能回家也没有几个日子。今天出门看电脑,也是我提前几天约定好的,电脑坏了,等着置换。
商场离家10分钟距离,外面的人流量明显少了,大概是很多人都回老家过年了吧。除了前几天出门换手机屏,再没有出门感受附近的城市气息了。进了商场,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们在悠闲浏览商品。我们体验过几个目标商品,买好晚餐,没有多逗留--那些不需要的商品,完全吸引不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也没有时间供它们挤占。
回家路上,看到一个耍平衡车的小朋友撞翻了垃圾桶,家长在数落孩子。我和先生都感叹:现在很多商品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平衡车确实很酷,但非常危险。两人不约而同的说起那个认识的理发师,50多岁,玩平衡车,把自己摔骨折了。话题不知怎的,转移到了隔壁孩子的诸多培优课程上,谈到学习效率、家长投入和孩子资质影响。
进门,女儿说都快饿晕了,先生连忙摆好晚餐,我琢磨着要不要热点剩菜一起吃,父女俩说不用,我也跟个坐下来一起吃,婆婆有事就回家了。一家三口,围着茶几吃晚餐,女儿还在看着动画片,我跟先生接着聊隔壁小朋友的事情,完全忽视了女儿看电视已经严重超标,也懒得管制了。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半,难得一家三口一起享受这份放松的清闲。
吃完,女儿嘴巴都没擦,就开始玩玩具、听故事、做手工,好像晚上永远都不会结束。先生接着玩游戏,我刷了会儿手机,准备好泡脚水,泡个脚放松放松。
明天先生还有工作,我打算彻底把家里做个清洁,这样后面几天,可以好好休息和陪伴女儿,计划花三天时间带着孩子武汉城内逛逛。
今天计划的14题压轴并没有完成,5分钟平板支撑也没有力气打卡了,女儿的作业还有几项没写,而我心里完全没有因为这些“未完成”有负担。这种非强制的事项安排,非常惬意,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烟火气息,内心的焦躁、指责、抱怨、要求统统都没了。
掰指头数数,一年到头,真正放松的,也不过每年的初一到初三和暑假过渡的那几天。一直以为,先苦后甜,因此习惯把自己的时间塞满,可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因为各种力所不及而崩溃。而今天,我发现,工作没完成并无大碍,家庭事项缺了我一样可以运转,婆婆的语言也不会给我带来压力,浪费的饭菜也不必较真……
或许,让生活慢下来,静心的去感受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烟火气息,是现代高压生活的最好心理疗愈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