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一个中医诊所碰到一个小男孩儿,大约三四岁的样子,眼睛大大的很可爱。在等待过程中,他会拿着玩具车满地玩儿,或者骑着小木马嘚嘚地蹦跶,这时他的爷爷奶奶就会在边上不停地提醒:“你乖一点儿”“你看旁边的妹妹多乖,你看你”……小男孩儿依然故我,换来爷爷奶奶更多的唠叨:“这孩子啊,就是不听话!”
“乖”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认为孩子乖就是懂事,就是父母在人前最大的骄傲,可是要求孩子乖乖听话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爱玩儿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也不能总是跟别的孩子比较。每个人首先都是他自己,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朋友们的小伙伴,老师的学生……不管有多少角色,首先都得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是照自己的喜好塑造,而是引领他成为他最好的样子。
教育的基础首先得是“接纳”。每到考试前,微信上就开始流行各种段子,当然都是被“逼疯”的家长们的心声,其中有一个挺有意思:看到孩子考不好的时候,不要生气,默念:不要生气,是我亲生的,遗传的我;如果遗传的是另一半,那就默念:不要生气,是我挑的。虽是调侃,倒很有哲理。父母的苦恼多半因为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可却很少停下来想想自己提出的期望合理吗,是为了满足自己,还是真正符合孩子的成长呢?因为孩子不能达到自己设置的条条框框,就失望甚至愤怒,必然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试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走路,说话……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奔走相告,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就别无所求。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指责、训斥逐渐多了,肯定和鼓励慢慢少了,孩子越来越没自信,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客观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一味放大,过度地焦虑,那么教育本身就有了好的土壤。孩子不会因为自己身上有不足就自卑烦恼,不会因为父母的喋喋不休而心生敌意,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沟通。
平心静气地接纳孩子,并不代表不作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引领,父母要做孩子的领路人。激发孩子心中的理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希望孩子乐观向上,就不要遇事埋怨,做事消极;希望孩子心存善良,就不要对人恶语相向,斤斤计较;希望孩子坚强不屈,就在孩子困难时给予陪伴和鼓励;希望孩子懂得感恩,就让孩子在得到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孩子的起点来自于父母的高度,父母什么样,孩子接触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我们最不愿见到的是,父母只是嘴上说说却不行动,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那么,你如何对孩子提要求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光只是爱,更要会爱。很遗憾看到现在有些家长自己是不学习的,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会比较多。也有很多家长跟老师沟通过以后,或者听过讲座以后,心中汹涌澎湃,可坚持不了多久就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问题反反复复,得不到解决,而家长只能把问题一古脑丢给孩子,认为自己已经努力了,试过很多方法了。殊不知,花儿要开,需要持续的阳光雨露,小树要长,不能靠猛灌几次肥料。家长的心中要有大方向,大格局,对孩子的发展有足够的自信,出现问题不焦虑,想办法解决,“润物细无声”才是最高的境界。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用朱晓平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分秒觉察,时时修行”,因为一切根源在于自己,只有自己想改变,一切才会改变。以前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子,头脑聪明,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懒懒的,尤其跟同学们相处情绪容易冲动,极易发生矛盾,跟他的妈妈交流得知,他的爸爸工作比较忙,回到家也是躺着玩手机,从来不管孩子,家里还有个弟弟,妈妈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总是不停地抱怨,也从来不会对孩子表露自己的感情。后来他的妈妈在我的建议下,改骑车送孩子上学为步行,虽然每天就一二十分钟的路程,但是母子两人有了比较充分的交流时间,妈妈也很有心,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许多知识储备不够,于是经常查阅资料跟孩子沟通,为了每天给孩子交流一个小成语故事,也是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慢慢地,孩子眼神里的冷漠有所消退,跟同学的相处也好了一些,现在他的妈妈还经常在朋友圈里晒一些和孩子出游的照片,自己学习弹琴的照片,她对孩子的指责越来越少,对自己境遇的抱怨也越来越少,自己感觉到幸福多了,孩子也进步了。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停止学习,认为自己生活已经“圆满”了,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断学习,跟上孩子的步伐,停止抱怨,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为人父母如此,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分秒觉察,时时修行”,不断学习教育方法,积累教育经验,做智慧型老师。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各个方面也都会存在差异,我们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真心地爱护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给他们建议和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喜欢独特的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