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隐者
原创首发于头条号,谢绝转载!
第十一集的下半部分,大隐者重点解读一下海瑞勇斗徐千户。这一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您是裕王举荐的人。”
1、做什么不重要,屁股坐在哪里才重要
当我们独立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裕王一党的许多行为也是有待商榷的。裕王你口口声声是为了天下,但改稻为桑的症结裕王是知道在哪里的。
徐阶、高拱、张居正,你们暗里使绊子不比严世蕃差,大会不说小会说,会上不说会下说。先是搬出海瑞、王用汲掺沙子,又密信赵贞吉不借粮使绊子,合着淳安的桑农,就是你们双方口中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啊。
海瑞在大牢里死扛,要不是严嵩徐阶来了一出将相和,赵贞吉借出救急的粮食来,你这裕王党也是随时准备牺牲海瑞的。
别看田县丞的形象猥琐了一些,但回到现实里,还是田县丞活的通透,童话里都是骗人滴。田县丞看的明白,海瑞你不怕死我是敬重你的,但你是星宿下凡,这才是底气和资本。
果不其然,海瑞经此一劫,开始闪闪发光了,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屁股:
坐对了。
无太子朝局不稳,有太子皇位不牢
太子,作为接班人,应该是权力场风险最高的职业。一个王朝,不立太子不行,就像康熙的九子夺嫡,搅的朝局不稳,血雨腥风;但立了太子呢,又涉及站队的问题,一个是绩优股,一个是题材股,大臣们是站左也不是,站右也不是。
聪明如嘉靖,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严嵩是嘉靖最后的权杖,有严嵩在,裕王一党掀不起大风浪,严嵩倒,嘉靖就成了孤家寡人了,这也是电视剧后半段搬出陈洪的部分原因。
两千年的封建历史,给了我们足够多的MBA案例,早立有早立的忧患,晚立有晚立的危险,摇摆有摇摆的弊端。
英明如赵武灵王,老了老了春心萌动了,爱上了小老婆,王位继承人摇摆不定,最后自己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流氓皇帝刘邦,老了老了宠爱起戚夫人,王位摇摆不定,儿子也没得好下场;
康熙立太子够早,太子时间长了,太子党又要抢班夺权;
朱元璋立太子够早,培养的也到位,可惜走的比老爹还急;
孙权倒是想到了太子去世的问题,两个孩子一起培养,结果满朝杀得是天昏地暗。
此生不入帝王家,这句话真不是凡尔赛体。
按照剧中的进展,我们不妨推演一下。严嵩倒,裕王代理朝政,无数人将会像田县丞一样,连跑再爬的奔向以裕王为中心的裕王党周围,嘉靖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权力的本质是影响力,严党倒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成了大明朝的国本,动他们?难。嘉靖得亏在严嵩倒台后没几年就驾鹤西去了,要不然,最后可能炼丹的钱都没有了。
接班人为什么难做
第一,你要有能力。皇帝才会把帝国交给你,但你的能力不能太强,除非皇帝马上要不行了,否则,你光芒太强,皇帝怎么办?
第二,你要有班子。大白话就是自己人,这样,接班人登基以后,可以很快主持朝局,保证朝廷的稳定;
第三,你要控制好你的班子。对于下注太子的朝中大臣,可以说也有很大的风险。既要护着太子,为太子遮风挡雨,又要与皇帝的老臣相安无事。难就难在,皇帝的老臣为了证明自己生是皇帝的人,死是皇帝的鬼,又必须时而充当打压太子的恶人。
只要是摩擦,就难免擦枪走火,两个班子就容易火拼,最后演变成皇帝和太子的火拼。
都说和珅不识时务,不往嘉庆帝靠拢,一位老人曾经评价过这种论调:太simple了。太上皇乾隆比猴子都精,和珅若想死的快,就去嘉庆帝献殷勤吧。
以上就是第十一集解读的下篇,希望朋友们能喜欢。
作者简介:
大隐者
上拜过阁老,下进过青楼,众生平等,人自贱而分之。
我相信,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思想深度。
这里的文章没有鸡汤,没有成功学,更不打鸡血,只想把一个真实的社会,还原给读者朋友。
欢迎关注、推荐。